第三章 火种 (第2/3页)
。
这就是殷灵毓的选择。
这群臣子里官位最高的那人苦笑出声。
“小娘子仁义,在下敬服。”
“可……若小娘子当真想做些什么,需晓得慈不掌兵,偌大一个长安,叛军何止千万。”
“小娘子支撑不起来的,不若尝试着多留下些火种吧。”
言外之意已经分明。
他想让这年轻的小娘子放弃拯救所有人的幻想。
这满城绝望的,无处可去的百姓,是救不完的。
强行去救,很可能的结果是所有人都被这巨大的包袱拖拽着,一同毁灭。
不如带走些重要的人和东西,保留一些大唐的希望。
他也没想着自己能活多久,朝不保夕,言谈自然也出格了些,旁边的人拽了一下,见他不肯闭嘴,也不劝了。
有什么用呢?
四周一时安安静静,所有人都看着那辆马车。
“然后呢?”
那道声音,清泠泠如击冰碎玉,年轻,甚至稚嫩,但清晰,坚定,带着让人信服的力量感。
“然后便可心安理得地看着这满城父老姐妹去死吗?”
“就像你们也被放弃,被留下来等死一样。”
“若‘火种’,需以放弃万千大唐的百姓才能存续,那存续下来的,还算是大唐吗?”
“轰——!”
这最后一句质问,如同惊雷,炸响在薛景仙等一众官员的耳畔心间!
他们的脸瞬间涨红。
羞惭,震撼,以及一种被彻底点燃的热血直冲头顶!
他们方才在昭陵前哭得肝肠寸断,哭的是江山社稷,是列祖列宗,是自身忠君爱国却报效无门的委屈,甚至潜意识里,也未尝没有对弃他们而去的君王那一丝不敢宣之于口的怨。
怨气?
怎么会没有?!
陛下仓皇离去,可曾想过留下的臣子该如何自处?可曾想过这帝都子民会是何等下场?
他们这些被抛弃的官员,心中岂能没有惶惑,没有悲凉,没有一丝被牺牲的苦涩?
但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