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真假难辨 (第1/3页)
怕什么来什么,就在我专注地从那团绿雾中捕捉闪动出青铜器的时代信息时,灰白的影子出现在了我的对面。
“呵呵!看不明白了?”
语气中明显带着嘲讽。
“型制、纹饰,包括表面的锈蚀都对。”
我无声地和影子交流着。
“只是我眼中看到的幻象不完整,全部是碎裂的。如果真是商周的青铜器,幻象是很清晰的。可要说是仿品,我又能看到一些三千多年前的时代信息。我有点儿乱了。”
“哼!就这么点儿拙劣的作假手段就把你蒙住了?我告诉你,这三件东西都是半真半假。”
“半真半假?”
脑子里灵光一闪,我的思路瞬间就清晰起来了。影子和眼前的幻象也在我睁眼的刹那消散了。
我迅速把目光转移到了那只鼎内壁的铭文上。
刚才因为看不太懂“契文”我也就没注意。现在,返回来再看铭文也不是为了读懂,而是为了在铭文笔画间寻找到那半假的蛛丝马迹。
“这是个高手做的,几乎可以乱真了。”
眼睛盯着青铜鼎的内壁,我用不大,但其他人都能听到的声音嘀咕了一句。
“假的?”
这次是姜鹏先出的声。他始终坚持自己看真的鉴定结论。
“年轻人!不要信口雌黄,我是提取了器物上的锈蚀,做了金相分析和化学实验的。结果与商周时期青铜器的成分完全一致,是有科学依据的。”
我没理姜鹏,微微一笑,把手套摘了下来。转向曲威,说道:“曲队!刚才王政委说得很对,现在古董文玩行业内的造假手段层出不穷。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的。这三件青铜器从材料、铸造方法、器型纹饰,包括表面的锈蚀,全都符合商周青铜器。但再高明的造假手段,也会出纰漏。”
“造假的这个人是个高手,三件青铜器每个细小之处都做足可乱真。姜鹏老师所说的对表面锈蚀进行金相和化学分析实验,结果同商周青铜器锈蚀成分一致,这也没错。因为作假的人用的就是商周铜器上的铜锈。”
“啊!你是说铜锈也能造假?”
这次是罗骆耐不住好奇心,插嘴问了一句。可能也意识到自己多嘴了,赶紧闭嘴,恢复了一脸严肃。
“这就不是造假,而是作假。”
我耐心地解释。
“作假的人会低价搜集低等级的青铜器,然后利用这些铜器上的锈蚀,为新铸出来的铜器上锈。这样一来,金相分析、化学实验得出来的结论就是真东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