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矢志卫疆:赵充国的成长征途 (第2/3页)
亲在战场上可英勇啦,他挥舞着长戟,杀退了一个又一个匈奴兵,保护了好多好多百姓呢!” 母亲温柔的声音在耳畔响起,眼中满是对丈夫的骄傲与思念,思绪仿佛也飘回了往昔。
“娘,我长大后也要像父亲一样,去打坏人,保护大家!” 小赵充国握紧小小的拳头,眼神中透着坚定,稚嫩的话语里满是对未来的憧憬。
上邽城的日光,依旧柔和地洒在青石板路上。日子一天天过去,赵充国始终保持着对学习的热忱,每日天刚刚放亮,晨曦还未完全驱散夜色,他便起身来到庭院,开始训练环首刀和长戟。在曾祖父赵仲况和祖父赵圣的悉心指导下,他的技艺愈发精湛。
曾祖父赵仲况,身形虽已佝偻,岁月在他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皱纹,但眼神却依旧锐利如鹰。闲暇时光,赵充国常与曾祖父对坐于庭院之中,下六博棋。棋盘之上,棋子相互交错,宛如一场无声的战争。
曾祖父一边落子,一边讲述着棋局中的谋略与智慧:“充儿,这一步棋看似平常,实则暗藏玄机,就如战场上的佯攻,能迷惑敌人,为我方创造战机。”
赵充国则全神贯注,目光紧紧盯着棋盘,认真聆听,不时点头,从中领悟着为人处世的道理,思索片刻后说道:“曾祖父,那我若像在这棋局中一样,提前设下埋伏,是不是就能像您说的,在战场上出奇制胜?”
曾祖父听闻,眼中闪过一丝欣慰,笑道:“正是如此,充儿,你能举一反三,将来必成大器。”
祖父赵圣,曾任谏议大夫,是皇帝身边的谋士,博古通今,金声玉振。如今告老还乡,回到上邽,将全部心血倾注在孙子身上,充当起赵充国的启蒙老师。祖父赵圣与赵充国一同坐在书房之中,书房内弥漫着淡淡的书香,墙壁上挂着历代名将的画像。祖父轻轻翻开泛黄的史书,讲述着一段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充儿,你看这远古时期,炎黄与蚩尤在逐鹿之野展开激烈交锋,那战场上喊杀声震天,蚩尤部落虽凶猛,但炎黄部落凭借智慧和团结,最终取得胜利。”
从炎、黄部落反目,在阪泉展开的激战;从黄帝三战三捷,统一炎帝部落,组建华夏为主的部落联盟,到吴越之争中勾践卧薪尝胆的坚韧;从战国七雄争霸的硝烟弥漫,到秦的统一与灭亡,再到汉室的中兴。那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战争,一个个英勇无畏的斗士,仿佛在赵充国眼前一一浮现,令他如痴如醉,心潮澎湃。特别是战争中纵马驰骋的场面,鸣战击鼓的英雄,成为了他心目中的偶像,他迫不及待地渴望自己能指挥千军万马,在风云变幻的战场上建功立业,因此学习起来格外用功。
赵圣深知对孙子教育的重要性,对《管子・权修》中 “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的道理深信不疑。于是,将赵充国送到郡学,接受系统的教育。赵充国来到郡学,拜见了先生。这位先生,是一位绝学之士,道德文章堪称一绝。赵充国生得凤目蛾眉,方口大耳,鼻如悬胆,唇若涂朱,相貌堂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