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我在俄国当文豪 > 157、娜佳同米哈伊尔的妈妈和妹妹的初次见面

157、娜佳同米哈伊尔的妈妈和妹妹的初次见面

    157、娜佳同米哈伊尔的妈妈和妹妹的初次见面 (第1/3页)

    尽管在米哈伊尔的妈妈和妹妹以及在场的其他很多人看来,宴会上的米哈伊尔简直就是光芒万丈,甚至说还有些初出茅庐的新人作者跟身旁的同伴感慨道:“倘若有一天我能像米哈伊尔先生那样站在那个位置上,那么我这一生真的就值了!”

    但对于米哈伊尔来说,这无疑是一件苦差事。

    毕竟最开始的时候,对于这场宴会的设想差不多就是不算太多的人一起聚在帕纳耶夫家热闹热闹,米哈伊尔也就是该吃吃该喝喝,跟自己的朋友们聊聊天,认识一些新的人,然后颁发一下奖项,最后就是再久违地打打牌了。

    结果一来二去就成了今天这个样子,偏偏来这场宴会的人虽然也跟涅克拉索夫和帕纳耶夫打招呼,但好像还是更愿意凑在米哈伊尔旁边,然后认真听着米哈伊尔说出来的话,仿佛这其中藏着什么奥妙一般。

    这一点就连克拉耶夫斯基这位《现代人》的老对头都是如此,不过他跟别人不一样的点在于,他是来偷听米哈伊尔的话里面可能蕴含的商业机密的,毕竟在他看来,米哈伊尔这个狡猾、阴险的年轻人看似不怎么管《现代人》和圣彼得堡的杂志业的事情,实际上却总能抛出一些破坏行业现状的恶毒计划。

    什么完善稿酬制度,提高稿酬待遇,并且推动什么印张稿酬标准化,并且还搞出了什么分成制一类的东西

    长远来看,这对圣彼得堡的杂志业肯定是有好处的,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更加优秀的作品的出现,像《现代人》的话,由于稿酬待遇很不错,所以这一年也是收到了许多不错的稿子,即便抛开米哈伊尔那些先不谈,《现代人》杂志上的文章质量也绝对是要超过其它杂志的。

    正因如此,《现代人》的订户数量上涨可以说是必然的事情。

    但是对于克拉耶夫斯基而言,这件事无疑让他觉得痛心疾首,好好的卢布就这样白白地撒给了这些作家们,还有比这更浪费的事情吗?!

    不过换个角度想想的话,像米哈伊尔这种野心勃勃的年轻人做这些难道只是为了做善事吗?当然不!

    对此克拉耶夫斯基也是跟身边的人说出了自己的猜测:“依我看,他完全就是想收买人心!你们想想看,他要是一直这样做下去,圣彼得堡的年轻作家们估计都会以为自己受了他的恩情呢!

    等这样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到时候他再为了自己的私欲一声令下,指不定会惹出多大的乱子呢!”

    而这场宴会上发生的事情,也让克拉耶夫斯基再次肯定了自己的猜测。

    由于面子问题,虽然他想要偷听一些确实有用的商业机密,但表面上他肯定还是假装跟别人聊天,然后站在了一个还算比较近的位置上,也正因如此他能比较清楚地观察到米哈伊尔的动向。

    于是他便看到无论是再怎么不起眼的年轻人,这个米哈伊尔也总是能够准确无误地叫出他们的名字,然后再跟他们寒暄一番,而这样一来,那些年轻人就算不是感激涕零那也是相当感动,看上去完全就是一副“米哈伊尔先生的恩情还不完”的架势!

    而这么多人,这么多不知名的小角色,他怎么可能轻易记住?

    肯定是为了自己的目的偷偷背下来的!

    对此米哈伊尔只想说背是真没背,但确实是扫了几眼来客名单,顺便听了一下别人的介绍

    另外该说不说,这年头搞文学的年轻人家境好像都挺不错的,即便不是正宗的圣彼得堡爷,那也是外省的小贵族小地主,在他们当地说话应该还是有点分量的。

    而其中有些人在为米哈伊尔竟然记得住他们的名字感到感动的同时,也是颇为热情地邀请米哈伊尔以后有机会去了什么什么地方,一定要去他们那里做客,他们一定会好好招待米哈伊尔。

    米哈伊尔在询问了他们老家在哪后倒是真有意外之喜,简单来说就是他们有些人的家族领地正好就在流放西伯利亚的必经之路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