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我在俄国当文豪 > 157、娜佳同米哈伊尔的妈妈和妹妹的初次见面

157、娜佳同米哈伊尔的妈妈和妹妹的初次见面

    157、娜佳同米哈伊尔的妈妈和妹妹的初次见面 (第2/3页)

要知道,既然是流放,那就意味着在到达目的地之前同样有极为危险的一段路要走,在这条长达几千里的流放路上,每一个环节都有人因伤病和酷寒被遗弃乃至直接扔进河中,要是这段路上能有人暗中提供一点帮助,那多少是会好受一点。

    不对,这算什么意外之喜.

    另外真要说的话,米哈伊尔的大学同学里也有不少这样的小贵族。

    抛开这些先不谈,总之因为要同很多人寒暄寒暄的缘故,米哈伊尔可以说是找不到一点机会去吃吃喝喝,与此同时,来客的多种多样也是让米哈伊尔多少有点难绷。

    其中有克拉耶夫斯基这样的厚脸皮型,即便米哈伊尔已经从不少人那里听到了这位先生骂过自己,但等米哈伊尔的名声好像真的越来越大了之后,在这种场合他再见到米哈伊尔,那也是跟米哈伊尔握了握手又说了几句客气话。

    临了还要问米哈伊尔要不要再给他们杂志投点稿,一定会给米哈伊尔最好的待遇

    对此米哈伊尔是真的差点没绷住。

    这类人确实不少,毕竟米哈伊尔虽然与世无争,但在圣彼得堡还是莫名其妙的有了不少仇敌,不过在表面上,这些人似乎还是挺会跟米哈伊尔客套的。

    再就是将军的到来,将军除了跟米哈伊尔热情地寒暄以外,也是相当乐意跟在场的文学家们聊聊他对米哈伊尔以及其他人的作品的看法,在这个过程中,将军新颖的视角无疑也是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尤其是对米哈伊尔的作品的解读,更是让他们有了耳目一新之感。

    哦,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啊!

    对此米哈伊尔只想说诽谤啊,这是诽谤.

    不过将军的解读听起来好像还挺安全的。

    与此同时,这场宴会上还有彼得拉舍夫斯基小组的成员的到来,尽管米哈伊尔去了一次后就因为忙于各种事情没再去了,但是彼得拉舍夫斯基小组的很多人似乎都已经记住了他,偶尔在路上碰面了也都会热情地跟他打招呼。

    如此一来,既然有这样的宴会,那他们肯定就要来参加一下,值得一提的是,彼得拉舍夫斯基小组里的不少人确实就是文学家,而且真要说起来的话,别林斯基同这个小组也有着不清不楚的关系,这样一来就更不可能拒绝他们过来了。

    就这样,老保的,自由的,激进的在这场宴会里那是全都有,而且乍一看貌似还真挺和谐的.

    等终于应酬的差不多的时候,米哈伊尔依旧未能坐下来好好吃饭,而是径直走到了最前面,向在座的客人们再次介绍起了《现代人》的这个文学奖项,并且稍稍展望了一下俄国文学的未来。

    紧接着就是宣布获奖者的名单,在这其中,年轻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确实称得上是实至名归。

    不知道是否是米哈伊尔的存在起到了一点作用,总之老陀虽然依旧有点乱花钱,但总归是没把自己逼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再加上人际关系这一块也并未受到太大的打击,因此老陀最近这几个月完全称得上是精神状态良好。

    即便偶尔不太良好了,或者说赌博的欲望正在高涨,年轻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便会找上米哈伊尔,有时候就是聊聊天,有时候则是打打牌以及玩点其它的赌博小游戏。

    这么一套疗程走下来后,老陀瞬间就感觉自己冷静多了,赌博的想法更是消失的一干二净,由此便把更多的精力花在了文学创作上,这样一来,作品的质量确实没毛病。

    即便依旧带了许多老陀个人的思考和实验性质,但呈现出来的效果确实不错,所以由他得这个奖也并未在《现代人》编辑部产生太大的争议。

    不过或许是因为这笔奖金对于老陀来说着实不少,也恰好能解了他的燃眉之急,因此在得奖的人中间,他确实是最为激动的那一个。

    而米哈伊尔在笑着拍了拍老陀的肩膀,让他平复一下心情之后,他也就差不多完成了他的任务,终于是能坐在了宴席上的那些食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