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我在俄国当文豪 > 183、见证伟大作品的诞生与戏剧

183、见证伟大作品的诞生与戏剧

    183、见证伟大作品的诞生与戏剧 (第1/3页)

    关于地主伊利奇家里的果子究竟是甜的还是酸的这件事,米哈伊尔觉得这是一个概率问题。

    毕竟屠格涅夫吃到了酸果子以后,米哈伊尔接下来吃的却是甜滋滋的,当然,这样的好运气并非一直都有,在屠格涅夫莫名其妙的好胜心之下,两人以看谁吃到的甜果子最多为由展开了一场比试。

    于是没过多久,米哈伊尔就也被一颗果子酸的感觉牙都快掉了。

    不过就这么几轮吃下来,米哈伊尔只能说有点龇牙咧嘴,老屠则是捞的直淌口水,出于报复心理,屠格涅夫还将一个格外酸的果子悄悄扔给了蹲在米哈伊尔旁边的俄罗斯猎狼犬,只不过这只格外机灵的猎犬只是站起身来闻了闻,接着似乎是看了老屠两眼,然后便重新蹲到了米哈伊尔旁边。

    屠格涅夫:“?”

    我真要塞你嘴里了

    但还不等屠格涅夫有所行动,就坐在一旁看着两人猛猛炫果子的伊利奇却是大为感动,张口便道:“终于碰到能欣赏我们家的水果的人了,你们尽管吃吧,我再让人给你们摘!”

    说罢,伊利奇当即就吩咐自家的佣人去为来自圣彼得堡的两个老吃家准备新鲜的水果了。

    米哈伊尔、屠格涅夫:“.”

    说到这里的话,其实像这年头俄国的乡下地主们的庄园,完全称得上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小社会,庄园通常包含主宅、花园、教堂、农奴宿舍、蒸馏房以及其它各种生产设施。

    而乡下地主也分为格外有钱的和没那么有钱的,格外有钱的就是古典廊柱、雕塑花园和人工池塘,没那么有钱的则是以实木建筑为主,装饰朴素。

    与此同时,乡下的地主们还有传统派和西化派的大致分类,传统派地主像两人打猎过程中遇到的那样,保持古风、崇尚简朴庄重、反对“弹簧马车”等新式奢侈品,待客强调礼仪而非排场。

    至于西化派地主则是模仿法国礼仪,使用法语交谈,喜爱像牡蛎这样的进口食材,但由于身处乡下,他们这类地主经常被讽刺为“盲目崇外”。

    像伊利奇家的话,严格来说更接近于后者,不过他倾向于西化大抵只是为了在社交场上为自己赢得一个较高的地位,于是当他跟屠格涅夫和米哈伊尔聊起天的时候,问的大多都是那些乡村不容易听到见到的稀罕事,有时是圣彼得堡有时又是国外。

    聊到这些东西之后,米哈伊尔和屠格涅夫当然就谈了谈自己的一些见闻,而在交流这些事情的时候,这位地主还时不时地蹦出来几句蹩脚的法语,米哈伊尔两人自然也没点出这一点,只是稍微放慢了一点说法语的语速,好让这位很明显没那么精通法语的人能够听清楚。

    就这样,伊利奇可谓是越来越高兴,到最后更是决定要用地道的法式佳肴来款待两人,与此同时,他也是让他的女儿出来跟两人打了声招呼,并让她坐到了一旁听着几人的谈话。

    而这位刚才透过窗户的缝隙偷看两人的姑娘此刻倒是愈发矜持了起来,只是时不时地才会看一眼家里的客人,于是她便能看到那位黑眼睛的青年时不时地就要顺手摸摸狗的脑袋,他的话虽然很少,但是只要一开口便都是一些很新鲜的事情。

    值得一提的是,当这位姑娘坐下了之后,米哈伊尔的话便不自觉地少了许多,反倒是屠格涅夫这家伙却是跟打了鸡血一样,嘴里的小词一套一套的。

    不得不说,尽管老屠整天打猎都不忘了跟那位远在法国的女歌唱家写信,但这并不妨碍他在社交场合上表现,而他这个人还有一个抽象的毛病,那就是他虽然离不了爱情,但一旦关系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他便立马退却想跟人家玩什么精神恋爱。

    而他的后半生也正如他所愿,搞了半辈子的精神恋爱。

    米哈伊尔想着这些不着边际的事情,偶尔说说话,看看屋外阳光落在翠林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