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师生闲谈(上) (第3/3页)
没收财产,自己全家成为逃奴主人的奴隶。在这样的法令之下,那些奸诈之辈,会命自家奴隶逃到指定的主人家门口。
人皆有恻隐之心,看那奴隶遍体鳞伤孱弱不堪都动了恻隐,殊不知一时的心善,直接把自己拖进万劫不复之地,只要对方将人请进门。马上奴隶主杀上门,说这户人家窝藏奴隶,然后这户人家家产充公,家人充作奴隶。”
魏征听得当场破防:“畜生玩意儿,简直不是人。照这个架势,这要是奴隶主看上了庄户人家的闺女或者妻子,奴隶主直接将自家奴隶丢进庄户院子里,就能顺理成章的强取豪夺。”
李承乾点点头:“是这个道理,后面还有屠城。”
可悲的是,现在的影视剧,两个屠城的刽子手,成了光明磊落,正义感爆棚的十佳好人了,人心不古。
史学将明清归到一起,这两个朝代整体都比较压抑,可明清完全是两个概念的朝代。
土木堡之后,明朝皇帝和士绅拉锯战,朝廷干不成大事儿,皇帝愤怒之余拿朝堂上的士绅代表开刀,但动不了士绅根基,皇权看似强行实则无力,所以展现外在的残暴不仁,明朝的压抑源于两股势力对峙下,只能看到帝国机器衰亡的悲哀。
清朝与其说是封建王朝,不如说是披着封建外衣的奴隶制度王朝,从入关到出关,主任务就一件事儿,严苛盘剥汉人,从精神上和肉体上消灭汉人的反抗意志,进行奴化统治。
政治上的奴隶制度,严格的人身依附关系,除非受到皇帝青睐,否则汉人大臣绝对低人一等,这种人身依附关系,导致清朝的士绅想要长久,就要给自己找靠山,那群皇阿哥就是最好的对象,九子夺嫡之所以惨烈,就是因为这些皇阿哥背后有无数的士绅以及其代表的地方势力附庸。
军事上明代有神机营,将火器运用到了一个新高度,到了清朝严令民间不得藏火器,也从不在军队里布置火器,发展更是别提了。以至于后面列强入侵,骑兵拿着弓箭同人家洋枪洋炮对掏。
文化上更别提了,《水浒》《三国》《西游记》等,这些明朝的小说,哪怕明目张胆写造反的书,都留下来了,到了清朝,一言不合文字狱,全族消消乐,一部《红楼》残缺不全。清朝小说,大多数都是晚清之后出现的。
清朝的压抑,是一种与生俱来的窒息,让人喘不过气来的疲惫和无力。
……不知道为啥,周一会这么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