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大唐:开局为李二献上避坑指南 > 第379章 我大唐雄兵将踏平寰宇,众将士可敢为朕一战

第379章 我大唐雄兵将踏平寰宇,众将士可敢为朕一战

    第379章 我大唐雄兵将踏平寰宇,众将士可敢为朕一战 (第3/3页)

、左武卫的主力便可集结出征,粮草与军械也已提前运往边境粮仓,可保大军供应无虞。”

    “好。”

    李世民颔首,起身走向殿侧悬挂的巨大舆图,殿内群臣也随之起身,簇拥着他来到舆图前。

    昏黄的宫灯映照下,舆图上用朱砂圈出的一处地名格外醒目。

    梁师都。

    这两个字,像一根刺,扎在大唐的北疆版图上已有数年。梁师都盘踞朔方,依附突厥,屡次侵扰大唐边境,如今大唐国力渐盛,终于到了拔除这颗钉子的时候。

    李世民指尖落在“朔方”二字上,语气坚定。

    “此战事关北疆安稳,朕便全权交予懋公,告诉他,不必拘泥于旧法,若是突厥敢插手,可相机行事,朕许他便宜之权。”

    “臣遵旨,定将陛下旨意传达到懋公军中。”

    李靖躬身领旨,眼神里满是肃然。

    ……

    温府外的告别温禾带着弟子和温禾、三小只刚回到府中,马车还没停稳,就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喊他。

    “小娃娃,可算等到你了!”掀开车帘一看,只见李道宗穿着一身轻便的铠甲,正站在府门口,手里还把玩着一把弯刀。

    全长安敢这么直呼他“小娃娃”的,除了这位任城王,再无第二人。

    “任城王这是刚从宫里回来?不去收拾行装,倒来我这儿晃悠,莫不是又想蹭饭?”

    温禾跳下车,笑着打趣道。

    他心里隐隐有了猜测,李道宗这身装扮,怕不是出了什么事了。

    李道宗却收起了往日的嬉皮笑脸,叹了口气。

    “蹭不成了,今日陛下有旨,让本王回左屯卫报道,明日便要随大军出征了。”

    温禾心里的猜测得到证实,脸上的笑意也淡了几分,拉着李道宗走到一旁,压低声音问道。

    “是去打梁师都?”

    “哟,你这小娃娃倒机灵。”

    李道宗挑了挑眉,拍了拍温禾的肩膀,语气里带着几分郑重。

    “不错,这一次由李世绩为行军总管,本王和薛万彻为副总管,目标就是朔方,拔了梁师都这颗钉子。”

    他顿了顿,又笑道。

    “这一去,少则数月,多则半年,怕是要到明年才能回长安见你了,本王不在,你这小娃娃可别惹事,否则没人帮你挡着那些老顽固的弹劾了。”

    “说的好像你帮我挡过多少事似的。”

    温禾翻了个白眼,心里却有些暖意。

    “不过你可别忘了,你还欠我的地契,等你回来,必须给我兑现,可别想耍赖。”

    “知道了知道了,本王还能欠你这点东西?”

    李道宗不耐烦地摆了摆手,又叮嘱了几句,才转身大步离去。

    他还要回府收拾行装,明日一早便要集结。

    温禾看着李道宗远去的背影,心里泛起一丝波澜。

    历史上,大唐平定梁师都的战役颇为顺利,可如今的时间线已经因他的到来发生了偏差,谁也不敢保证会不会有意外。

    不过转念一想,李世绩的军事才能比柴绍强多了,又有火药和神臂弩加持,想来问题不大,便将这份担忧压了下去。

    “阿兄,你在想什么呢?”

    温柔的小手轻轻握住温禾的手掌,小脸上满是担忧。

    温禾回过神,看着围上来的李泰、李恪、李佑,还有孟周三人,笑着摇了摇头。

    “没什么,就是在想晚上的火锅该加些什么菜,都别愣着了,赶紧进府,让伙房准备起来,今晚咱们敞开了吃!”

    “好耶!”

    孩子们瞬间欢呼起来,簇拥着温禾走进府中。

    吃过火锅。

    温禾刚回到书房,就听到管家周福来报。

    “小郎君,兵部的几位大人来了,正在后园的偏厅等着您。”

    温禾并不意外,点了点头:“知道了,我这就过去。”

    来到偏厅,只见三位穿着兵部官服的官员正坐在桌旁,面前放着尚未动过的茶水。

    见温禾进来,三人连忙起身行礼,语气恭敬。

    “见过高阳县子。”

    这三位都是兵部的郎中,论官职比温禾高,却丝毫不敢摆上官的架子。

    “诸位不必多礼,坐吧。”

    温禾示意三人坐下,开门见山地问道。

    “几位是来拿酒精的吧?”

    “正是。”

    其中一位郎中连忙点头。

    “府库中的酒精虽还有库存,但代国公担心后续大军出征后供应不足,特意让我等来向高阳县子取些,先运往边境的军医营备用。”

    酒精如今已成为军中重要的消毒物资,尤其是在战场上,能大大降低士兵的感染率,李靖对此格外重视。

    温禾笑着点头。

    “早已为诸位准备好了,就在后园的库房里,一共五百坛,足够军医营用一阵子了,周福,你带几位上官去清点搬运。”

    “是,小郎君。”

    周福躬身应下。三位兵部官员连忙起身道谢。

    “多谢高阳县子费心,我等代前线将士谢过高阳县子!”

    “诸位客气了,这些都是为了大唐的将士,我不过是做了分内之事。”

    温禾回礼道。

    翌日一早。

    温禾难得不等阿冬来叫,便早早的起床,换上了甲胄,带着几个玄甲卫便出门去了明德门。

    朱雀大街上,禁军早已完成净街,街道两旁站满了手持长枪的士兵,严禁任何人靠近。

    温禾出示了百骑的令牌,才得以通过警戒线。

    高月远远看到温禾的身影,连忙快步走到李世民身边,低声禀报。

    “陛下,高阳县子来了。”

    李世民抬头望去,看到穿着玄甲的温禾正快步走来,忍不住失笑。

    “这竖子今日倒起得早,还特意换上了甲胄,莫不是也想跟着出征?”

    他摆了摆手:“让他过来吧。”

    温禾走到近前,对着李世民躬身行礼:“微臣参见陛下。”

    起身时才发现,李世民身后站着三省六部的四品以上官员,所有人都穿着绯红或紫色的官袍,唯独他一身玄甲,显得格外突兀。

    李世民看着他的装扮,打趣道:“你这一身甲胄,莫不是真要跟朕的大军一起出征?可惜啊,这一次可不行,你还得留在长安。”

    “陛下说笑了,微臣只是来送送大军,为将士们壮壮声势。”

    温禾笑道。李世民点了点头,示意身旁的禁军上前。

    “将他抱上朕的马,朕有话问他。”

    “额,陛下,这不合适吧?”

    温禾愕然。

    周围全是朝廷重臣,这么做也太不合规矩了。不仅是温禾,周围的官员也纷纷露出诧异的神色。

    长孙无忌皱了皱眉,却没有开口劝阻,此举虽不合规矩,却也在情理之中。

    “莫要废话,朕有事问你。”

    李世民板起脸。

    温禾无奈,只好任由禁军将自己抱上李世民的战马,坐在他身前。

    李世民随即挥了挥手,让身旁的官员都退远些,只留下长孙无忌。

    等众人走远后,李世民才压低声音问道:“温禾,你老实跟朕说,此次征讨梁师都,胜算几何?”

    温禾愣了一下,随即明白过来。

    李世民看似胸有成竹,实则心里仍有担忧。

    他斟酌着说道:“陛下,梁师都不过是依附突厥的跳梁小丑,麾下兵马不足两万,我大唐出动两卫精锐,又有李世绩总管坐镇,胜算本就十之八九。”

    “朕担心不是这个,而是突厥。”

    李世民叹了口气。

    “如今大唐的国力虽已恢复,却还没到能与突厥全面开战的地步,若是颉利可汗派兵援助梁师都,战事怕是要拖延下去,甚至可能引发更大的冲突。”

    “陛下,微臣倒觉得,突厥未必会插手。”

    温禾沉吟道。

    “之前颉利在会州大败,损失了不少兵马,如今突厥内部也并非铁板一块,颉利可汗怕是不敢贸然再与我大唐开战,而且此次我军出兵迅速,打梁师都一个措手不及,等突厥反应过来,战事怕是已经结束了。”

    李世民嘴角勾起一抹笑意。

    “你这竖子,倒是长进了不少,朕其实也知道这些,只是心里总有些不踏实,想听听你的看法。”

    得,李二这是把自己当做求心安的借口了。

    温禾有些哭笑不得。

    没想到这位天可汗,也有如此不自信的时候。

    在他印象中的李世民,应该是那种做事果决,毫不多拖泥带水的。

    现在这个李世民,倒是更像是一个人了。

    他故意刺激道。

    “陛下,咱们有火药、有神臂弩,有大唐最精锐的将士,还有李世绩这样的名将,若是连梁师都都拿不下来,那以后也别想着对付突厥了。”

    李世民抬手给了温禾后脑勺一巴掌。

    “还不是因为你这竖子,让朕看到了那触不可及、高高在上的未来,什么世界,什么天可汗……”

    他说到这,不禁叹了口气。

    “朕怕失望啊。”

    “额,这都能怪我啊。”温禾无语,他抬眸看向李世民,笑道。

    “陛下,在没有我的大唐,都能让万国来朝,如今有了我,咱们大唐雄兵更能踏遍寰宇,让大唐的铁骑踏遍更远的地方。”

    所以你有什么好担心的。

    李世民不由朗声大笑。

    “你这竖子,倒是会给自己脸上贴金。”

    话音刚落,他突然勒住马缰,望着前面的军阵。

    “你说的没错!”

    李世民的声音陡然抬高。

    “众将士可敢为朕一战,平定朔方,扬我大唐国威否?”

    温禾这才发现,李世民已经带着他来到了出征的军阵前。

    朦胧的天色中,面前黑压压的一片。

    “战!战!战!”

    震耳欲聋的呼喊声瞬间响彻云霄,黑色的军阵中,上万将士齐齐拔出腰间的弯刀,刀光在晨光中闪烁,宛如一片银色的海洋。

    李世民拔出自己的佩刀,指向北方,声音铿锵有力。

    “我大唐铁骑,将踏破寰宇,凡阻挡前路者,必将碾为齑粉!”

    “陛下威武,大唐威武!”

    众将士齐声呼唤。

    看着这浩荡的士子,李世民恨不得与他们同行。

    但他知道,朝中百官定然不会同意。

    他高举着剑,长啸一声。

    “出发!荡平朔方,万胜凯旋!”

    “大唐万胜!陛下万胜!”

    将士们齐声高呼,声音震得地面都仿佛在颤抖。

    温禾坐在马背上,看着眼前这壮阔的景象,心里涌起一种感慨。

    这就是大唐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