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大唐:开局为李二献上避坑指南 > 第383章 比手雷厉害的叫真理

第383章 比手雷厉害的叫真理

    第383章 比手雷厉害的叫真理 (第1/3页)

    温禾捏着李道宗寄来的信笺,眉头微挑。

    大唐虽无前方统帅不得与后方臣子通私函的说法。

    可将领们为避结党嫌疑,大多会自觉规避此类往来,即便通信,也多是经由驿站走公函流程。

    李道宗这封信却来得直接,信封上连最基本的封铅都未贴,只用细麻绳简单捆了两道,显然不是什么需要遮掩的密事。

    他拆开麻绳,展开信笺,目光刚扫过前几行,便猛地睁大了眼睛。

    信上写着,李道宗所部在清理梁师都残部时,于统万城周边的牧场缴获了六万多头牛,其中四万余头是能耕地的黄牛,余下的则是肉牛与小牛犊。

    信末更是直白发问:“某手中可匀两万头,一贯钱一头,要否?”

    温禾倒吸一口凉气。

    唐军战利品分配向来遵循“三马分肥”制。

    国库得一份。

    统兵将领得一份,可自行处置或赏赐麾下。

    士兵们可分一份。

    此次缴获六万多头牛,按比例算,李道宗个人能拿到的至少有两万头。

    以那混不吝的性子,定然会把最实用的黄牛全留下。

    毕竟大唐如今最缺的就是耕牛。

    “周管事!”

    温禾收起信笺,扬声喊了一句,声音里带着几分难掩的急切。

    不远处的周福听到传唤,连忙快步走进来,躬身行礼。

    “小郎君,老奴在。”

    温禾将信笺递过去,语气干脆。

    “你拿着这封信,立刻去任城王府找管事,让他快马传信给任城王,就说我要一万头黄牛,钱随后便让人送到王府,让他务必先把牛圈好,别给旁人抢了去。”

    “一、一万头?”

    周福接过信笺,眼睛瞬间瞪圆,手里的信纸都抖了一下。

    他在宫中待了这么多年,见过不少大场面,一万头黄牛,还是头一回听闻。

    不仅是周福,屋里的其他人也被这消息惊得不轻。

    温柔眨巴着圆溜溜的眼睛,小脑袋凑到温禾身边,伸手数着自己的手指头,嘴里还小声嘀咕。

    “一万头……阿兄,一头牛这么大,一万头得装多少个院子啊?”

    李泰、李佑、李恪三小只听到这话也纷纷抬起头,眼神里满是难以置信。

    李泰他张着嘴,好半天才小声道。

    “先生,一万头黄牛,能耕多少地啊?是不是能把整个长安城外的荒地都种上庄稼?”

    李义府和孟周也愣在原地,脸上满是震惊。

    温禾看着众人的反应,忍不住笑了笑,解释道。

    “这还只是任城王一部的缴获,曹国公和薛将军那边,肯定也少不了,梁师都在朔方经营多年,靠着和突厥互市,养了不少牛羊,如今被咱们一锅端了,这些牛自然就成了咱们大唐的家底。”

    难怪历史上,灭了梁师都后,大唐的农业忽然大幅度上涨。

    贞观三年更是迎来大丰收。

    这么多的牛进入大唐,能够开垦的良田数以万计。

    周福也回过神来,连忙把信笺小心翼翼地折好,揣进怀里,躬身道。

    “老奴这就去办,定不让小郎君失望!”

    说完便快步走了出去,连脚步都比平时快了几分,生怕去晚了,任城王手里的牛被别人抢了去。

    而就在温禾忙着订下一万头黄牛的同时。

    太极殿内,李世民正端坐于龙椅之上,听着前线传来的捷报详情。

    殿中站着一个身着明光铠的士兵,甲胄上还沾着些许尘土,显然是刚从朔方快马赶来。

    他双手捧着捷报,声音带着几分难以掩饰的紧张。

    这是他第一次面见圣人,连头都不敢抬,只敢盯着地面的金砖,一字一句地禀报。

    “启禀陛下,破统万城时,曹国公先用火药炸开西北城墙,城墙坍塌三丈有余,随即命令薛万彻将军率领轻骑兵冲入城中,与伪梁守军鏖战三日,三日后,伪帝梁师都被其堂弟梁洛仁所杀,梁洛仁率残部三千余人归降,朔方诸州已尽数平定!”

    李世民听到火药炸开城墙时,眼中闪过一丝亮色。

    火药啊。

    那竖子带给大唐的好东西啊。

    在李世绩出发前,他原本也担心,毕竟统万城可是被匈奴人号称,第一坚城。

    他虽然没有亲临,却也知道,这座城易守难攻。

    没想到李世绩用火药,竟然轻而易举的攻破了城墙。

    李世民脸上的喜悦之色再也藏不住,他手指轻轻敲击着龙椅扶手,语气里带着几分不屑。

    “当年赫连勃勃建这统万城,自诩‘坚可以砺刀斧,利可以切金玉’,还说两面临河、三道城墙,固若金汤,可如今呢?懋公只用一日便破了城,三日便荡平了伪梁,可见所谓的‘坚城’,在我大唐铁军面前,也不过是土鸡瓦狗罢了!”

    他顿了顿,又带着几分遗憾道。

    “只可惜这次朕没能亲征,否则也要站在统万城墙上,看看那赫连勃勃当年吹嘘的‘一统万方’之地,到底是何等模样。”

    大殿内的官员们心里都清楚。

    陛下哪里是真的遗憾,分明是在得意。

    梁师都盘踞朔方十余年,背靠着突厥。

    太上皇在位的时候,几次攻伐,都是功亏一篑。

    如今陛下登基才一年多的时间,就已经灭亡了伪粱。

    试问,那位隐太子可能做到否?

    房玄龄最先反应过来,他从班列中走出,躬身行礼,语气恭敬的说道。

    “陛下,当年的赫连勃勃,不过是割据朔方、残害百姓的枭雄罢了,世人皆称其为‘暴君’,北魏先帝更是赐其‘屈孑’之名,意为卑下丑恶,以示鄙夷,而如今陛下坐拥四海,牧养万民,仁政布于天下,四夷皆来朝贺,乃真正的天子,若是陛下与区区‘屈孑’相比,反倒是自降身份了,不值当,不值当啊!”

    他这番话,既捧了李世民,又悄悄打消了他日后御驾亲征的念头。

    毕竟帝王亲征风险太大,一旦有闪失,整个大唐都会动荡。

    自从上次弘文馆之事后,房玄龄便一直想修复与李世民之间的嫌隙,如今正是个好机会。

    杜如晦也立刻出列,附和道。

    “右仆射所言甚是!陛下乃九五之尊,当坐镇长安,统御天下,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