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包袱是自己给自己找的 (第2/3页)
其实从现在到下午排位赛开始的这段时间,不管是车组还是束龙都不可能还临时找到什么足以破局的方法,他们除了正常的用餐和休息之外也没有什么工作可以做,再怎么装作努力其实也只是徒增焦虑而已。
更何况车队大部分的力量都得先集中帮阿尔本维修赛车,就更不可能分出精力来和束龙做一些基本不可能讨论出答案的无用功。
但在这始终被沉重的空气压抑四周的关键时刻,束龙最不想去去面对的就是媒体,尤其是自家的媒体。
FIA惯例的赛后采访那当然无所谓啊,反正用官话糊弄一下其实也就过去了,可国内自家的这些媒体又该怎么办?
首先大家肯定都是对你寄予了厚望的,无论实际的情况如何,粉丝和车迷们肯定想从束龙嘴里听到积极向好的答案。
这种时候身处聚光灯的中心,束龙又能怎么办呢?
把话说大了,万一到时候完成不了给自己整得下不来台,说的保守一些又难免会让车迷失望。
身为一项极限运动的运动员,F1的车手本来就该纯粹和实在一些的,乱七八糟的事情掺和太多又怎么能专注于精进自己?
但这就是现实,身处大漩涡当中的束龙也只能强迫自己适应。
来到露天的活动现场,这里已经有了另一位重量级的人物在主持现场,看到那张脸的同时束龙基本上就已经把自己的心态给调整好了。
谈到赛车,谈到F1,大部分人脑海中最先跳出来的概念都有什么?
想来不管答案是怎样的五花八门,“速度”这个词总会在其中占据一席之地。
当下现场负责推动流程以及与观众互动的这位,大概就是在束龙之前就将“速度”这个概念最先深深烙应在黄皮肤上的传奇——刘翔!
在耳麦里接收到了活动导演的通知,刘翔当即朝广场的四周扫视了一圈,把才被工作人员用小电驴给驼过来的束龙招呼上了场。
同为运动员,刘翔其实很能共情此时束龙身上那股恨不得将他压倒碾碎的,令人极度窒息的压力。
所以在短暂活动的前半程里,刘翔一直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一步步地引导着束龙去适应去接纳这样的期待,并学会将这份压力转化为自己的动力。
但同时,刘翔也从束龙那颇为勉强的笑容之下,捕捉到了一丝让他觉得很有既视感的情绪。
这份心情在十年的时间冲刷下已经稍显陌生,如今却像被深深刻进了脑海深处一样,只是稍微一引就恍若昨日。
这是一种强迫自己才表现出来的坚强,阳光的表象之下却是一份始终挥之不去的绝望。
十年前的08奥运会,自己国门前的主场比赛,年轻的刘翔也是这么顶着上亿目光注视的压力,毅然站在了赛道上。
他知道大家想要看到什么,想要看到传奇的中国飞人把110米栏的金牌以毫无争议的优势揣到自己的怀里。
可有谁知道,那块曾经唾手可得的金牌,在当时的刘翔眼里早已可望而不可即。
跟腱的受损让他走路都要承受针刺般的剧痛,更逞论要在赛道上和来自全世界的顶尖高手竞争?
赛前以坚强的笑容迎接世界,可当他真的因为跟腱撕裂无奈选择了退赛的时候,世界还以他的却只有横眉冷对。
当人们把某种希望给寄托到你身上时,只会把成功当做一种理所当然,一切的困难和努力在失败面前却都只会淡淡地化作几句自视甚高的“锐评”,甚至是侮辱性的恶毒诅咒。
留给他们的选择其实并不多,在镜头和大众同胞们面前,无论自知希望有如何渺茫,他们都只能选择将这份责任给扛到肩上,并且自负一切做不到的后果。
这段时间媒体将束龙捧得太狠了,可想而知一旦束龙最后达不到车迷们在内心擅自作出的预期,那又该跌得有多惨?
所以无论导演怎样在耳麦里反复提醒该按流程去问出事前既定好的问题,以此来彻底引爆现场观众狂热的氛围.
刘翔最终的选择都是把最后那张写着问题的小纸条给攥紧塞到口袋里,礼貌感谢了束龙百忙之中抽出空来,言下之意就是活动已经结束了你赶紧走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