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搅屎棍 (第2/3页)
,那就是在别人预想不到的地方,打一个出其不意!
十三号弯这里的赛道宽度其实很宽,在过往的比赛中不乏有车手会在这里对前车发起进攻,按理说这里应该也能算作是一个需要谨慎盯防的超车点。
但这样的条件在今天几乎等同于不成立,至于为什么,那就要问问今天赛道上接近六级的东偏北三十度左右的大风到底同不同意。
在暖胎圈哈梅林提醒束龙一定要格外小心的赛段里,这一截是尤其被反复强调的部分!
他当时对这里的评价是——必须!非常!非常的小心!
从赛车进入十一号弯开始,车头的指向就在这一连串连续组合的大弧度弯道里,从西北方向一直顺时针转了将近三百度最后指向正西。
也就是说赛车在这里会先后承受横风,大逆风,另一个方向的横风,最后在十三号弯的出弯阶段变成顺风。
在这期间赛车的抓地力和平衡性会出现一系列十分混乱且突兀的变化,整一套给油的动作必须在最大化赛车加速性能的同时,每时每刻都要根据方向盘上传回的抓地力反馈随时进行调节。
如若不然,轻则彻底丢失这里的弯道节奏,严重一点像赛前暖胎过程中维斯塔潘和库比卡那样赛车原地失控都不是不可能的。
别说还要在弯道里变奏超车了,能正常把出弯的程序执行完毕都算是不得了的本事。
这哪怕是对于束龙来说也绝非易事,但好在他有【摩擦掌控】和【太极】这两大助力。
仗着自己现在更好的轮胎抓地性能,微松油门实现赛车重心的向前转移,凭借此时迎风获取的高度前端下压力,精准切入勒克莱尔留出的弯道内线。
看似只是一个简单的打方向动作,但在这短短不到一秒的时间里,束龙在方向盘上回打调整的微动作就至少完成了十数次。
这里和一号二号三号的组合弯还不太一样,在那里赛车最后的弯速其实并不算快,而十一号到十三号弯则是速度非常快的高速弯赛段。
速度快还会导致一个问题,那就是你对赛车输入的一切操作,所反馈到赛车动态上的表现都会格外敏感。
而作为车手,要么就确保自己的动作像是程序一样绝对的精准,要么就只能要求自己比赛车还要敏感!
束龙不是机器人,但他有足够敏锐的感知,以及完全足够他及时作出应对的反应速度。
反过来被压在外线的勒克莱尔满头冒汗,看着束龙在弯中似漂非漂的动态大气都不敢出,生怕一不小心惊扰到旁边这个疯子的心态,那肉眼可见在剧烈晃动的前轮就会突然滑过来肘自己一下。
事实证明这个担心是多余的。
已经油门焊死誓要跟束龙死杠到底的勒克莱尔,突然发现身旁的小红牛猛地一个提速,非常不合理地率先冲进直道的加速路段。
老四可能大脑已经短暂停摆,只能这么眼睁睁地看着前车打开DRS,就这样在他的目送下扬长而去。
“啊——!Nooooo!他过去了!我的轮胎还没有到工作温度!”
“好的我们看见了,维特尔正在进站,尽可能贴住他的尾流,我们在下一段DRS区反击,不要被他甩出去了。”
“这家伙绝对是疯了!绝对!我没有开玩笑!”
“Copy,copy.”
别人可能不知道束龙刚才干了什么,但一直保持近距离轮对轮的勒克莱尔不可能不清楚。
法拉利这边刚出站还没有彻底暖起来的白胎只是原因之一,但耳畔由对方引擎传出的那阵激增的电机声噪,无疑已经告诉了勒克莱尔真正的答案。
束龙能在弯道加速效率更低的内线完成超越的关键,就是这人特么的在弯里按超车按钮!
两人刚才几乎就处于赛道的同一位置,只有勒克莱尔知道这究竟是有多疯狂的举动。
赛车的受风刚刚从左侧横风转为顺风,乱流导致的尾部甩,再加上前端丢失气流导致的前面推,赛车的操控完完全全就是一场噩梦。
然后这人敢卡在这个时间点去碰超车按钮的?
难怪上一场比赛结束后,维特尔在车队里反复抓着人研究最后被小红牛绝杀的那次超越,这个人真的不能以常理来揣测!
好在这条直道足够长,跟在后面的勒克莱尔有充足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