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F1:车神养成日记 > 第135章 第一位导演

第135章 第一位导演

    第135章 第一位导演 (第1/3页)

    在一号弯的内线插入失败之后,束龙和博塔斯之间的差距其实一度被拉到了1.3秒之上。

    但之后这一圈都还没有跑完,束龙便将两人的时间差给追进到了0.6秒。

    步步紧逼的高压让博塔斯在出弯时的油门都多了几分的焦躁,明显看得出对方的车尾在积水中有了些微油门过量的甩动幅度,节奏也不可避免地收到了影响。

    束龙也没有着急继续迫近,反而一直保持着现在这么个若即若离的状态,在经过了发车大直道后才于第一段DRS区开始重新拉近距离。

    霍根海姆赛道一共两段DRS,是少有没有在发车大直道上部署DRS的赛道。

    第一段就在一号弯和二号弯之间,第二段比较特殊,直接部署在了一整个五号高速长距离弯弯中的位置。

    现在的赛道条件当然不足以支持赛会批准他们打开DRS,但却不妨碍束龙能够利用前车的尾流给自己铺垫晚刹车的容错空间。

    除了很多非常规赛车线的弯道超越,在潮湿的赛道上还有一种失误率和成功率都极高的超越方式,那就是凭直道末端的晚刹车。

    就是因为地面的抓地力条件差,谁在这里的胆子更大,谁对于抓地力的感知更为精确,往往就能直接决定这一个弯角的胜负。

    而绝大部分的赛车手,在雨地中的刹车点相对来说都是比较保守的。

    不是说相较于干地的比赛保守,这就是句废话,说的是他们选择的刹车点相较于自己体感上的直觉判断都要更保守一些。

    雨地和干地终究是不一样的。

    干地上有时候错过了刹车点,可以采用更重的刹车力度,可以调整自己进弯路线,哪怕抱死了也可以通过脚上对于刹车力度的调节很快找回抓地力。

    雨地上要是错过了刹车点,哪怕只是0.1秒的误差,后续基本上就只能听天由命了。

    首先你就不可能通过更大的刹车力度来弥补错失的那一点点制动,刹车但凡稍微重一点那都是直接开滑的。

    而雨地上的轮胎一旦出现了锁定,有时候哪怕及时松开了刹车,轮胎也不一定就会像干地上那样立刻重新恢复滚动找回制动力。

    总结就是横竖都弥补不了。

    只要出现一丁点儿的失误,后果轻则偏离赛车线走大,重则直接冲出赛道。

    雨战的重点就是能在赛道上存活下来,所以相较于去赌那0.1秒、0.2秒的刹车误差,很多人宁愿稍微放缓一点节奏也不愿意出现过于明显的失误。

    霍根海姆赛道外的缓冲区又是比较常规的粗砂粒缓冲区,雨天一旦冲进去,可以确定赛车有极高的概率会陷在里面出不来。

    所以说晚刹车这件事本身就是高风险与高回报并存的豪赌。

    尤其是在内线积水更多的地方拼晚刹车,赛道的条件几乎完全未知,失误率甚至超过了七成。

    可是一旦刹住了,那超车的成功率就几乎是百分之百。

    二号弯其实超车的条件并不充分,束龙在出弯阶段表现出来的牵引力比博塔斯更好,但对方的奔驰引擎反而让他能在直道末端重新把车距给拉开一点。

    但是束龙在二号弯前还是稍微尝试了一下试探性的进攻动作。

    既是为之后超越做一次预演,同样也是为了下一圈这个位置可能出现的尝试先去探探赛道内侧的抓地力情况。

    一直关注着后视镜里情况的博塔斯吞了口唾沫,这个小疯子真是搞得他就连一刻都放松不下来。

    不仅仅是担心对方把自己超了,博塔斯其实更担心这些小孩子在赛道上没轻没重的,万一到时候一个失控鱼雷把自己也带走了那才是真的蛋疼。

    不过还好束龙应该也不是什么维斯塔潘二号,两度见识过赛道内侧积水对与刹车点的影响,接下来那一个长加速赛段末尾的六号弯应该不会再做这样危险的尝试了吧?

    作为目前冠军车队梅奔的二号车手,博塔斯本身也只是相较于汉密尔顿和维特尔这样的冠军车手稍显逊色而已,并不代表他真的就菜了。

    从他今年几度能以二号车手的资源硬刚汉密尔顿抢下杆位就能看出,博塔斯本身也是一个上限极高的顶级车手。

    虽然目前看起来好像有点旱鸭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