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还怨 (第2/3页)
著的三大奶瓶终于齐聚一堂,束龙刚才似乎已经领教到了他们的厉害。
就是不知道现在金口一开,他们的因果律武器又有什么新的指示.
“上周?还是上上周?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关注赛后网上的一些风评啊,说Kimi虽然已经退役了,但围场里好像到处都是Kimi。”
“哦哦,你说的是车队让束龙让车时的那句‘For what’是吧?”
“不止,还有小周那边被通知受到通过维修区惩罚的时候也说了一句。”
“哦对对对,我想起来了!去年确定周冠宇接替Kimi车组的时候我们还在那猜,结果今年周冠宇还真表现出来一点战地记者的潜质。”
加斯利在巴林的着火,佩雷兹在沙特的失控,甚至包括今天维特尔的上墙,每一次周冠宇刚好都在事故发生不远处的地方亲眼目睹了一切。
也不知道该说是幸运还是倒霉。
脸接事故比赛节奏势必会或多或少地受到一些影响,却也平白为新秀的周冠宇争取到了不少额外的比赛镜头,间接提升的也是他的路人缘和商业价值。
甚至因为前方有Kimi这个老前辈提前铺好了路,现在“战地记者”这个属性在车迷们眼里天然就有一层好感度滤镜。
我莱伟大!
“其实我记得莱科宁很早以前也会磨胎,他不磨胎应该是在去跑了两年的拉力赛之后。”
“因为适应了低抓地力赛车的开法了是吧?哈哈~确实好像后面在法拉利和阿罗就都不怎么见他大幅度地磨胎了。”
“那束龙这个啊!勒克莱尔在15号弯直接就开始了加速!”
“但是后方的束龙咬得非常死!”
话音刚落,勒克莱尔便从16号弯的内线拉到了外线。
突如其来的乱流如一记重拳捶中束龙的前翼,前轮原本在3度上下的滑移角骤然增大,赛车的动态也从中性转向的微妙平衡中骤然变成了推头。
束龙以前不止一次得利用推头跑法的奇招致胜,但显然现在不是炫这种带来不了任何正向收益花招的时候。
迅速反打了一个向左20度左右的方向,右脚的油门开度同步跟上。
仅仅一瞬,束龙就完成了收紧前轮滑移角和增大后轮滑移角的调整,一把便将赛车重新拽回了中性转向的动态。
一个前后滑移角同步在8度左右,动态稍稍有些浮夸的中性转向。
赛车悬之又悬地一路溜到护墙边才戛然而止,一个弧度还算平滑的高加速弯道愣是被束龙跑出了传统街道赛的感觉。
“唉哟!好危险啊,差点上草了!”
“好在束龙应该是咬住勒克莱尔的发车节奏!现在有尾流可以吸,有没有机会?!”
解说们在演播厅里都不由自主地挺直了脊背,可接下来的一幕让这个挺直的动作险些变成了僵直。
刚才该暖胎的时候不见你动作,这会儿知道滑了又开始扭起来了?
只见束龙抽住尾流缓缓上前,却又不见他有任何抽头的打算,反而在法拉利的后面左一下右一下的来回游荡。
搞什么玩意儿这是
剑鲨巡航?
就连勒克莱尔都被束龙搞得有点蒙,即便比赛重启的第一圈没有DRS,只看贴近速率束龙应该是有能力抽头并排的。
同样也是因为没有DRS,以这段直道长度所能带来的尾速余量,并排似乎已经是极限了,能不能完成超车还得看1号弯后车怎么攻,前车又该怎么防。
可现在束龙在这边左右游龙,勒克莱尔也不知道自己是该往外线走还是内线封。
马上就要毗邻刹车点,选择的机会就只有一个。
死头快想啊!
如果是按照束龙的风格,他在下一个弯2号弯是个左弯?
那就内线!
几乎与勒克莱尔抽线转向内侧的动作同步,束龙借着对方主动让出来的弹弓相应同步朝着外线拔头。
其实1、2号弯组合起来其实更像是个变种Chicane,今年在弯角得到拓宽延展之后,相较于大前年的跑法自然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变化。
就比如更早的入弯切入点,入弯后迅速摆正方向盘吸住2号弯的弯心,随后慢慢摆至弯道外侧,用最直的线路来冲刺2号弯后的DRS直道。
可这是排位干净单圈的跑法,正赛中的缠斗自然不可能还采取这么头脑简单的思路。
没有办法猜透束龙的思路,勒克莱尔自然也就只能按照他对赛道的理解来解题。
不管对手打算选择从哪边进攻,勒克莱尔给束龙留出的路线就只有外线。
外线确实是弯道最优解的跑法,但前提是内线的弯心畅通无阻。
从外线硬挤自始至终就是一条死路,那样会导致后续切入2号弯的角度相当逼仄,直接影响到后续长直道的加速速率。
所以对于束龙来说想要在这里完成超车的选择只有一个,那就是尝试在1号弯绕一手交叉线,转而利用更长的弯道弧度充分加速,尽可能地为自己在后续长直道上争取到足够的优势。
勒克莱尔的这个内线选择算是一个通解,即便这么做会损失自己这边大量的过弯速度,却又可以完全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