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后浪已至 (第3/3页)
武飞作为南浱之主,年年对外征战,不用贤才,商贾聚敛钱财。而各个世家弟子们要么颓废,要么润了。而玉州这儿,却能让他们大展才华,一派欣欣向荣,万物勃勃生机的模样。
故,现在这些出身水,竹州的幕僚们不相信“德亏”的南浱能够挡住赵诚的大军。在此次讨伐南浱中,他们是坚定的主战派。
殊不知他们的圈子,属于早就被宣冲划定为“不让其贤”的群体。
而囤积钱财的商贾们,也绝非“见利忘义”;在宣冲的允许下,商贾们也能“深明大义”。
赵诚从手上密信中则是得知:从各地征召的民夫,在海量钱财下开始武装成为军团。在军团中,由于人才不够,开始了不拘一格降人材,大量原本的氓流因为会识字,被开放了文库;在会默写典籍后,被提拔了上来!
赵诚反观自己的操作,花费好几年时间,通过人才笼络,才逐渐拥有了浱州州等地世家内应;
而天下其他泛泛之辈的诸侯势力,在面对赵诚现在积累起来的“席卷之势”时,其诸侯内部绝对会变成“军事上被势如破竹”,“民心上被大势所趋”的局势了。
半年前,赵诚手下的那些谋士们现在也都认为,当自己大军起来后。武家那边各方会离心离德,思考到底是“归附”还是“被扫灭”。
但现在武小雀回来,仿佛有一种要“虎踞西疆”的架势,让赵城麾下谋臣有些尴尬。
“但这不打紧!”谋臣们十分乐观表示:“优势仍然在我方!”
作为同样达到“多多益善”兵家境界,并且更老牌的赵诚,自然能看得出南浱的武飞已经在水平上突破了。
赵诚望着地图,嘴角有些苦笑;因为他能看得出,武飞的“多多益善”,很多部分是从他手上学来的。——话说他亲手教的儿子都悟不透,偏偏宣冲坐在他对面,却能触类旁通。
这人生知己,恰逢对手。
赵诚现在凝视半卷山河社稷图的西北方向,显然宣冲的进攻意愿是在北边雍州。
赵诚懂得宣冲,这是“金角银边草肚皮”之策;宣冲有这个底气,这近乎十年的治世,让其土地上是一派兴兴向荣,并且这还是踢开传统地方势力完成的,也就是完成了变法!
变法成功的国家,由于上下充满新生气象,至少数十年都不会怠惰。
数十年的时间,足够金角银边,一步步把天下啃下来。赵诚到现在不知晓,武炉是什么样子的;但因为这默不作声,肯定不是一个昏聩的人。而继承了宣冲这一切后,即使是中人之姿也都是大优。
赵诚喃喃的道:“现在他就剩下在‘战场上胜我一子’这步棋了。“
随后他目光凝聚变得坚定:“那就让我见识一下吧!”
此时赵诚手下也聚集了一波天下一等一的人杰,且这些人杰经过他筛选和调教,也都是能当大事。他站了起来,对手下幕僚们也甩出令箭,而幕僚们看着自己的将主如同雷霆一样坚定,也都纷纷整肃,下定决心要给来犯的武小雀一份教训。
…滚滚红尘,后浪对前浪花…
就在这场兵家大战中,仙道宗门,五蕴门,凌华派,也都在凝望着这一切。
仙道掌门们望着这天下陡然升腾起两股人道气运,排山倒海的对撞时,良久不语。
大概是天上云彩走了两拨后,凌华派掌门似乎是为了活跃气氛道:“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大家看了他一眼,现在到底是“谁多道”呢?
但凡是浱国落了一点下风,大家都将“失道者寡助”丢给浱国。因为这些年,武源常暴虐啊,苛待治下百姓,以至于大量贤良们都远离浱地。
但现在,就算那么多贤良离开,浱国这里在面对赵诚军势时,是不落任何下风;并且这气运中透露着一种“生气勃勃”。
五蕴宗掌门最终低声回应:“此战中赵军可能会受挫。”
随后青华宗掌教则是:“只是(浱)气数未尽而已。”——青华宗等还是想要与诸多道友们助赵诚一臂之力的,以至于阻一阻武小雀的燎原天下。毕竟这么多年来,青华宗已经把武家岭南一系弟子全部清了个干净。相当于彻底从武飞这一系撤资。
青华宗就等武飞败了,但是现在好像武飞败不了,而且万一要赢了呢?青华宗掌教也清楚武小雀心非常小,搞不好会放火烧山。
然而精研天理验算的五蕴宗的司天者:“气数未尽的是大爻——大爻失鹿,但余德仍在,非一代人能篡。”
这一言算是否定了,青华宗的打算;因为现在再帮赵诚也没用,相反如果是引起人间道反噬,一个个都得灭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