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亭山军的短板 (第2/3页)
掳掠’,军纪为先,战法为辅,才能所向披靡。只是吴某在亭山军推行军纪,可收效甚微,总有人说,乱世之中,先活下去再说。”
林川闻言笑道:“吴统领,你看到了表象,却没摸到根由。军纪要严明是不假,可要让当兵的守军纪,首先要让他们心中安稳,知道自己的吃穿从哪里来。战法要推行,也是要有背后的粮草供应、军械支持。亭山军如今起事数月,不知军粮从哪来?靠抢官府银库,靠征百姓赋税?还有军械从哪来?靠缴获,还是像今天这样买我的箭簇?”
吴山的脸色沉了下来:“林将军这话是什么意思?莫非是觉得亭山军没有根基?”
“不是没有根基,是根基扎错了地方。”
林川语气平静道,“历史上的农民起事,哪一个不是喊着’均田免赋’起事?可最后大多败了,为什么?因为他们只懂破,不懂立。破了官府的规矩,却立不起自己的章法,砸了旧的粮仓,却建不起新的体系。就像你推行军纪,若只禁掳掠,却不给弟兄们活下去的保障,这军纪又能守多久呢?”
吴山沉默片刻,反驳道:“吴并非没想过立。去年拿下池州后,我曾提议让流民归田,按人头分地,秋后只收三成粮。可问题是,眼下正是扩军的关键,粮要优先供军队,底下的将领也说,分了地,弟兄们就不想打仗了。”
“这就是你们的死结。”
林川点头道,“若只盯着扩军打仗,想着军功分利,没人愿意花心思去做归田垦荒这种慢功,如何长久?可你们有没有想过,池州的百姓若是能安稳种地,秋后不仅能供军粮,还能拥戴你们;若是逼他们弃田从军,看似多了人手,却断了粮源,最后只能靠抢维持。抢来的民心,终究是假的。”
“可朝廷不会给我们垦荒的时间!”
吴山说道,“各方集结兵力,要来围剿我们。若是不趁现在扩军买军械,难道等着被剿灭?”
林川笑了笑:“当年刘邦与项羽争天下,项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