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左眼见飘心中喜 > 第二十章穿棱灵异空间

第二十章穿棱灵异空间

    第二十章穿棱灵异空间 (第1/3页)

    张垒的指尖在键盘上敲下最后一个**时,窗外的天已经彻底黑透了。写字楼里只剩下他这一盏孤灯,屏幕蓝光映在他布满红血丝的眼睛里,像两汪凝固的寒潭。

    他揉着酸胀的太阳穴起身,办公椅发出一声刺耳的吱呀声,在这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突兀。作为一家悬疑杂志的编辑,通宵改稿是家常便饭,但今晚不同,一种莫名的寒意正顺着脊椎往上爬。

    桌上的马克杯里,残茶表面浮着层诡异的油花,像一张微型人脸在对着他笑。张垒皱了皱眉,抓起杯子走向茶水间。走廊的声控灯坏了三天,物业还没来修,黑暗中仿佛有无数双眼睛在窥视。

    冰凉的自来水冲刷着杯壁,那层油花却怎么也冲不掉。他烦躁地将杯子扔进垃圾桶,转身时,眼角余光瞥见茶水间的镜子里,站着个穿白大褂的模糊身影。

    “谁?” 张垒猛地回头,茶水间里空空如也,只有老旧冰箱发出嗡嗡的低鸣。

    他自嘲地笑了笑,大概是太累了,都出现幻觉了。回到座位收拾东西时,手机屏幕突然亮起,显示凌晨三点十七分。这个时间点回家,地铁早就停运了,只能麻烦住在附近的同事捎一程。

    刚解锁手机,屏幕上突然跳出一条陌生短信,发信人显示为 “未知号码”:“别回头,它在看你。”

    张垒的心脏骤然缩紧,一股寒意从脚底直冲头顶。他僵硬地转动脖颈,身后空无一人,只有打印机在黑暗中泛着冷光,像一口沉默的棺材。

    “搞什么鬼。” 他喃喃自语,把这当成了恶作剧。可当他抓起公文包准备离开时,却发现办公室的门不知何时被锁死了。

    钥匙插进锁孔,转了半圈就卡住了。张垒用力拧了几下,金属摩擦声在寂静的空间里回荡。突然,身后传来纸张翻动的声音,他猛地回头,只见自己办公桌上的稿件正在无风自动,哗啦啦地翻到某一页停住。

    那是篇关于民国时期精神病院的投稿,作者用第一人称讲述了在青山病院当护工的经历。此刻摊开的页面上,用红墨水画着个扭曲的符号,和茶水间镜子里那个身影胸前的徽章一模一样。

    冷汗瞬间浸透了衬衫。张垒后退两步撞到文件柜,发出沉闷的响声。窗外的月光突然变得惨白,透过百叶窗在地上投下参差的阴影,像无数根交叉的白骨。

    他再次尝试开门,钥匙突然断在锁孔里。就在这时,打印机突然启动,发出齿轮转动的咔哒声。一张白纸缓缓吐出,上面用炭笔勾勒着张垒的侧脸,而在他身后,站着个没有五官的白衣人。

    张垒再也无法维持镇定,他抄起桌上的金属台灯,猛地砸向玻璃门的锁扣。清脆的碎裂声中,他跌跌撞撞地冲出办公室,在消防通道里拼命往下跑。

    楼梯间的声控灯随着他的脚步声此起彼伏地亮起又熄灭,光影交错间,仿佛有什么东西在扶手外侧与他并行。他不敢回头,只是机械地迈着双腿,直到双腿发软,扶着墙壁大口喘气。

    手机在口袋里震动起来,他颤抖着掏出来,还是那个未知号码:“第七层,左转第三个房间。”

    张垒看着楼梯转角的楼层标识,正好停在七楼。这里的墙壁布满霉斑,空气中弥漫着消毒水和腐烂混合的怪味。他这才意识到,自己根本不是在写字楼里 —— 公司在十五楼,而他跑了还不到十分钟。

    走廊尽头的房间门虚掩着,门牌上模糊的字迹依稀能辨认出 “703”。门内传来滴水声,规律得像某种倒计时。张垒握紧台灯,指尖因为用力而泛白,他知道自己别无选择。

    推开门的瞬间,一股浓烈的福尔马林气味扑面而来。这是间病房,铁架床上铺着污渍斑斑的白色床单,墙角的铁桶里泡着些看不清的器官标本。墙上的日历停留在 1943 年 7 月 15 日,泛黄的纸页边缘卷曲如枯叶。

    “终于来了。” 一个沙哑的声音从床底传来。

    张垒举起台灯对准床底,只见一双浮肿的脚从床板下伸出,皮肤呈现出溺水者般的青紫色。他强忍着呕吐的欲望,一步步后退,后背却撞到了什么柔软的东西。

    回头的瞬间,他看见一张被缝合的脸,嘴角被针线拉成诡异的弧度。穿白大褂的男人手里拿着沾血的手术刀,胸前的徽章在昏暗的光线下闪着寒光 —— 正是那个红墨水画的扭曲符号。

    “你逃不掉的,” 缝合脸的嘴唇裂开,露出黑红色的牙龈,“每个进入青山病院的人,都要成为藏品。”

    张垒转身就跑,手术刀擦着他的耳边飞过,钉在门框上发出嗡鸣。他冲回楼梯间,却发现原本向下的台阶变成了向上的斜坡,墙壁渗出粘稠的液体,像无数只手指在抓挠。

    手机再次震动,这次屏幕上跳出的不是短信,而是一张照片。照片里是他自己的卧室,床上躺着个面色青紫的人,脖子上有明显的勒痕。拍摄时间显示为 —— 现在。

    “不!” 张垒发出绝望的嘶吼,他终于明白,从他看到那杯残茶里的人脸开始,就已经不在原来的世界了。

    楼梯开始剧烈摇晃,墙壁剥落的石灰中露出森森白骨。张垒脚下一滑,顺着扭曲的台阶滚了下去,意识模糊的最后一刻,他看见无数双眼睛从墙缝里探出来,像夏夜的萤火虫般闪烁着幽光。

    再次睁开眼时,张垒发现自己躺在冰凉的地板上。四周一片漆黑,只有头顶上方有微弱的光线,像沉在水底仰望水面的月光。

    他挣扎着坐起身,后脑勺传来剧烈的疼痛,伸手一摸,黏糊糊的液体沾满了指尖。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泥土味,还有种难以言喻的腥甜,像是生锈的铁和腐烂的花混合在一起。

    “有人吗?” 张垒的声音在黑暗中扩散开,撞在某种坚硬的物体上反弹回来,带着空洞的回响。他这才意识到自己可能在某种封闭的空间里。

    摸索着站起来,指尖触到粗糙的墙壁,触感像是陈年的木板,表面布满裂纹。他顺着墙壁往前走,脚下的地板发出吱呀的**,每一步都像踩在随时会断裂的冰面上。

    走了大约十几步,手指突然碰到一个冰冷的金属物件。摸索着辨认,是个门把手。张垒用力一拧,门轴发出刺耳的摩擦声,一道刺眼的光线瞬间涌了进来。

    他眯起眼睛适应了好一会儿,才看清眼前的景象。这是条狭长的走廊,两侧的墙壁上挂着无数幅油画,画框都是暗沉的红木材质,边角磨损得厉害。所有画作描绘的都是同一个场景 —— 一座燃烧的哥特式建筑,火焰在画布上扭曲跳跃,仿佛随时会烧出来。

    走廊尽头有扇拱形门,门楣上雕刻着复杂的花纹,中央是个和青山病院徽章相同的扭曲符号。张垒注意到,每幅画里的火焰形状都在细微变化,像是某种动态的记录。

    他走到最近的一幅画前,画框边缘刻着一行小字:“焚烧日,1943.7.15”。这正是青山病院日历上的日期。画中燃烧的建筑前,隐约能看到几个奔跑的人影,其中一个穿白大褂的背影,和那个缝合脸的医生一模一样。

    “原来如此。” 张垒喃喃自语,看来这个空间和那座精神病院有着某种联系。他继续往前走,发现每幅画的角落都刻着日期,从 1943 年 7 月 15 日一直延续到 1950 年 3 月 21 日,整整七年。

    最后一幅画的日期停留在 1950 年 3 月 21 日,画中的建筑已经化为灰烬,只剩下断壁残垣。灰烬中站着个穿学生制服的少女,背对着观者,手里抱着个黑色的布偶。

    张垒的目光刚落在少女身上,走廊里的温度突然骤降。墙壁上的画作开始渗出暗红色的液体,顺着画框滴落,在地板上汇成蜿蜒的小溪。

    他听到身后传来布料摩擦的声音,猛地回头,只见最后一幅画里的少女不知何时站在了走廊中央,依旧背对着他,怀里的布偶却转过脸来 —— 那是个用针线缝制的人脸,眼睛的位置缝着两颗黑色的纽扣,正直勾勾地盯着他。

    “你不该来这里的。” 少女的声音像生锈的铁片在摩擦,明明是稚嫩的声线,却透着令人毛骨悚然的苍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