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大明:无双好圣孙,请老朱退位 > 第406章 军校!徐达与李文忠的鼎力支持!

第406章 军校!徐达与李文忠的鼎力支持!

    第406章 军校!徐达与李文忠的鼎力支持! (第3/3页)

军事人才,恰恰击中了这一症结——军校出来的军官,既有系统的军事素养,又有“天子门生”的身份认同,将来遍布军中,自然能形成一股稳定的力量,与文官体系相互制衡,这正是老朱一直想做却没找到头绪的事。

    徐达与李文忠等老将则是兴奋不已,开办军校这意味着武将勋贵将会有一条独属于自己的传承之路,不必再像现在这样,只能靠世袭勉强维持地位,却眼看着后辈们一代不如一代。

    有了军校,他们这些老将毕生的用兵经验、治军心得就能系统化地传下去,不必担心随着自己老去而失传;勋贵子弟也能凭真本事入学,在军校里学到真东西,毕业后凭实绩晋升,而非只靠父辈的荫庇混日子,如此才能真正保住武勋的体面与地位。

    更重要的是,这路是独立的,不必依附于文官体系,武将能有自己的人才培养阵地,有自己的晋升通道,朝堂上说话才能更有底气,不至于像现在这样,处处要看文官脸色。

    将来军校里走出来的将领,既有学问又能打仗,自然能撑起武勋的门面,让武将群体在大明的朝堂上真正站稳脚跟。

    朱高炽又道:“其二,现在想当军官,要么靠世袭,要么靠军功。可那些寒门子弟,没背景没门路,就算在战场上拼出命来,斩将夺旗立下大功,也可能因为上头没人说话,功劳被克扣,顶多混个小旗、总旗,想往上爬难如登天。多少有勇有谋的汉子,就因为出身不好,一辈子窝在底层,最后默默无闻地老死在军营里。”

    “军校就给他们开一条路——不管家里是种地的还是做买卖的,只要年纪合适、身体硬朗、脑子灵光,通过咱们的筛选,就能进军校。在里面学兵法、学算学、学带兵,只要肯下苦功,成绩合格,毕业就能直接授职,百户、试百户起步,全凭本事说话。”

    “这样一来,朝廷能从民间招揽到那些最有冲劲、最渴望出人头地的好苗子,他们知道机会来之不易,定会拼命练本事、立战功;军中那些靠着世袭混日子的纨绔,见有真本事的人能凭能力压过自己,也得逼着自己上进,不敢再懈怠。上下都有奔头,军队才有活力,才不会变成一潭死水。”

    话音一落,鸦雀无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