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洛珞的大手笔——神话宇宙 (第1/3页)
在他的“记忆”深处,这部被誉为“国漫崛起第一棒”的现象级动画电影,其艰难的筹备和制作历程堪称一场漫长的“西行取经”!
其最早公开信息,也要到2014年左右才显露端倪。
怎么可能在2009年初,就出现在他的办公桌上?而且是以投稿的形式?!
他记忆错乱了?这刚09年初,田晓鹏就开始筹拍……筹画了?
事实还真就如此,对方是寄希望于抱上拾光这条大腿来的,但即便抱不上,他也肯定会把这部作品完成。
“给我看看。”
洛珞的声音带着些疑惑。
温岚赶紧将文件夹抽出,递到洛珞手中。
洛珞迅速翻看。
企划案内容还很原始,充满了理想主义的气息和制作初期特有的、对成本和技术的担忧。
这一点跟他印象中的一样,田晓鹏做这部动画时,面对的最大难题就是——钱。
不过剧本的完整度相当高,核心故事梗概已然成型:
被镇压五百年后失去法力的齐天大圣孙悟空,与被山妖追杀的小和尚江流儿相遇相识,在绝境中找回勇气、重燃斗志,最终冲破束缚,向妖魔宣战的故事。
依旧是他记忆中的那个动画,只不过现在还有些“草莽”。
重点在后面附带的、为数不多的几张彩色概念图——褪去了金光闪闪的传统形象,穿着破旧僧袍、眼神沧桑而不屈的悟空;天真勇敢的小和尚江流儿;还有那头极具压迫感的反派混沌妖王。
画面风格充满了东方的写意和磅礴,带着田晓鹏团队前期摸索形成的硬朗风格雏形。
企划案的最后几页,是田晓鹏团队对拾光映画和时光科技的恳切陈词:
“……我们不缺好的故事,不缺对东方英雄的热爱和信仰,我们团队潜心打磨《大圣》多年,深知其潜力。”
“然而,真正能将这位‘大圣’从二维纸面带上大银幕的灵魂,是技术的支撑!……”
“……我们无比渴望着能搭乘拾光映画和时光科技这艘巨轮!您们在《流浪地球》中对3D渲染技术的突破性应用,正是我们梦想中《大圣归来》的技术基石。……”
“……我们带来了故事,带来了热血和诚意,我们希望能借助拾光的经验和影响力,更重要的是借助时光科技最核心的渲染引擎,将这部属于所有中国人的英雄史诗,打造成一部足以引爆市场、刷新观众认知的3D动画杰作!”
“我们深知前路艰辛,但我们团队愿倾尽所有,只为圆心中这个‘大圣归来的梦’,若能得拾光助力,我们将全力以赴,回报信任!”
企划案的最后,是田晓鹏工作室简陋的地址、电话,以及一个签名。
洛珞的目光久久停留在最后那个简单的签名——“田晓鹏”上。
震撼过后,是一种恍然和命中注定的感觉。
虽然时间点比他的“记忆”提前了四五年,但这部作品的灵魂——那个执着于重塑悟空英雄形象、带着“工匠”般精雕细琢精神的田晓鹏——其实已经在默默耕耘了。
或许拾光映画和时光科技的出现,尤其是拾光在影视圈开创性的技术投入和不拘一格挖掘项目的举动,给了这位一直蛰伏的动画人提前亮剑的信心和契机?
洛珞只当是自己再一次影响了这个世界,殊不知,其实原本的时空里,田晓鹏也早早的就开始筹备了,只是前期一直缺钱,进展缓慢,搞了足足八年才成功问世。
不过这已经不重要了。
既然洛珞看到了这个剧本,它自然不会还需要蛰伏那么久了。
因为这不正是他刚才对温岚所说的,国产动画等待技术与内容完美结合爆发的“卡位点”吗?
《大圣归来》,无疑就是那个最适合承载“3D技术展现东方奇幻美学”的最佳载体之一!
“好!”
洛珞合上文件夹,眼中闪烁着罕见的热切光芒,那是一种发现“宝藏”并且确信能将其光芒放大到极致的自信。
“这个项目,我们做了!”
温岚一愣:
“洛总,您是说……我们投资田晓鹏的团队,或者直接买下版权做?”
“不!”
洛珞当即否定道:
“不是单纯的投资或收购,是深度合作!拾光映画出品,时光科技提供核心技术支持,田晓鹏导演执导并作为联合编剧把控核心创意。”
“团队组建、资源调配我们全力支持,但故事的内核、角色的塑造、艺术风格的定调,必须由田晓鹏主控!我们提供平台、引擎和制片管理,他们要保留创作的主导权!”
这几乎是给予了最大的信任和最顶级的资源支持!
换做别人怎么也应该考察一下再说,毕竟这么大的权利下放,投资和技术全由他们承担,但制作就不闻不问也太放心了吧?
但洛珞不用。
而且正相反,他担心拾光内部那些编剧过多插手,反而可能导致这部作品“变形”。
“马上联系这个田晓鹏导演。”
洛珞看向温岚:
“告诉他,拾光欢迎他带着他的‘大圣梦’一起起航!他的梦想有多大,我们就能给他提供多大的风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