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洛珞的大手笔——神话宇宙 (第2/3页)
“还有”
洛珞转向旁边一直安静旁听、此刻眼中也流露出兴奋之色的张嘉文:
“嘉文,时光科技的‘流形渲染引擎’,下一个重点优化的方向,增加动画角色的细微表情与毛发物理模拟能力,以及东方风格的大型法术、光效和水流的实时渲染精度和效率。”
洛珞直接布置道。
张嘉文闻言眼睛一亮,作为技术狂人,新的挑战和新领域的应用让他瞬间兴奋起来:
“明白!正好我们在开发仿真算法时积累的经验,可以无缝嫁接到动画角色渲染和法术特效上!我们会组建专门小组对接!”
洛珞点点头,目光再次落回文件夹封面上那个桀骜的猴头剪影,嘴角微微上扬。
张嘉文和温岚只以为他的安排是因为看好这部《大圣归来》,这当然是原因之一。
但更重要的是,他开始着手布局未来了。
温岚仍沉浸在洛珞对《大圣归来》这个“草莽项目”突如其来的高度重视中。
她看着洛珞凝视那份企划案封面,那严肃的神情,敏锐地意识到,老板的图谋远非一部动画电影那么简单,恐怕是有进军3D动画电影领域的打算。
果然……
“动画方面的剧本和人才库都调出来吧”
洛珞突然吩咐道。
“好!”
温岚应道。
谁也没想到,原本是年终工作汇报的一上午,最终会衍变成了洛总对3D动画行业的进军。
虽然此刻温岚实在看不懂,动画片能有多大的市场,要知道他们拾光现在连最难啃的硬骨头——科幻大片市场,都成功打了下来。
这个时候不抓紧拓展科幻领域,只是拍了一部《深空防线》,就要去转而搞动画,目的何在?
不过想不通丝毫不耽误她的执行,毕竟……洛总做的决定,她想不通的还少吗?
……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洛珞依旧在不停的翻看着。
不得不说,拾光做到这么大的好处真的体现在方方面面,尤其是在3D领域一下子走到全世界的前列后,带来的优势是无可替代的。
那就是但凡有点野心的导演或者编剧,几乎都会先来拾光搏一把,如果没被选中,才会想着去别家。
这也就导致了,他们的剧本库、人才库简直囊括了整个影视圈近半的优秀人才,尤其是新生代的导演编剧。
而洛珞想要找的人……当然也在其中。
他拿起桌上另一份略显简陋、纸张甚至有些磨损的企划案。
封面设计远不如那些商业气息浓厚的华丽,却透着一股生猛的力量。
过往的作品——《打,打个大西瓜》。
导演署名:杨宇。
“这个人,现在在哪?”
洛珞指着杨宇的名字,抬头看向温岚,差点都忘了这个时候的他还不是艺名,要不是那个他曾经看过的那个作品,差点就把人忽略掉了。
温岚立刻从平板里调出刚刚同步搜索到的、公关部整理来的最简要资料:
“杨宇,1980年出生,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但非动画专业出身,毕业后……似乎并未从事医疗相关工作,资料显示他……目前在蓉城一家小型广告公司做设计类工作?非常边缘化。”
温岚的眉头皱起,这背景和田晓鹏那种早期在动画圈积累的专业经历完全不同,不知道洛总是看上这个人哪点了。
不过洛珞却丝毫没管温岚的疑惑,眼中闪过一丝了然和期待的光。
这个时间线里,那个用《打,打个大西瓜》证明了自己导演才华与独特视角,却依然不为主流所知、在生存线上挣扎的状态。
就连他艺名“饺子”的来源,那家名为“饺克力”的动画工作室也还没有成立呢。
正好,连人带团队,一并挖过来。
是的,这个杨宇,正是十年后创作出了《哪吒之魔童降世》,又在五年后凭借一部续集《哪吒之魔童闹海》,大幅度打破国产电影票房记录的饺子导演。
好在他出道的作品《打,打个大西瓜》还挺有意思,洛珞年轻时就曾经看过,要不一时半会还真不一定能把他认出来。
不过既然他认出来了,人肯定是别想跑了。
“就是他了!”
洛珞当即吩咐道:
“立即找到他!优先级和田晓鹏导演一样,不,甚至……他从某种意义上,潜力更大!”
“潜力更大?”
温岚和张嘉文都面露惊异,一个默默无闻的医学转设计的小人物?
洛珞没有过多解释,有些信息只能来自“未来的视野”。
但他可以推动未来。
“温岚,重点强调:第一,拾光看中了他的独立动画短片《打,打个大西瓜》所展现出的独特风格、叙事创新和惊人的完成度。”
“第二,明确告诉他,拾光不是请他来做原画的,是请他来做导演!告诉他,我们愿意不计成本地支持他构建一个全新的、颠覆性的东方神话世界动画。”
“他可以天马行空,可以‘叛逆’,甚至可以‘黑暗’,但核心要把握住两个字——真情,故事一定要讲得真诚,人物必须触动人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