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盛大的首映发布会 (第2/3页)
投入,也很多就是冲着这颗“地球”来的。
高潮在洛珞和刘艺菲同车抵达时到来。
现场的氛围瞬间引爆。
如同投下了一枚信息炸弹,几乎所有的镜头都第一时间转向了那辆缓缓停稳的黑色座驾。
保安迅速上前严密保护,车门打开,一袭剪裁合体的深色西装、身形挺拔的洛珞率先下车,他神色沉稳,目光扫过场外热情的影迷,微微颔首致意,那份在科研界沉淀出的冷静气场与电影宣传所需的明星光芒奇妙融合。
紧随其后,刘艺菲身着一袭设计感十足的银灰色礼服步出,褪去了昔日的清灵仙气,眉宇间多了份在话剧院那里磨练出的沉静,以及与洛珞并肩走过无数风浪的默契与从容。
她向影迷区挥了挥手,笑容温暖明亮,引来排山倒海般的呼喊:
“艺菲!!”“朵朵!”
两人在红毯起点停留片刻,让媒体充分拍照,闪光灯疯狂闪烁的频率几乎让人睁不开眼,快门的“咔嚓”声响成一片背景噪音。
“洛导!看这里!”
“艺菲!这边!”
记者们几乎是在喊叫。
洛珞保持着标志性的沉稳微笑,没有太多言语,只是精准地照顾着各个角度的镜头。
刘艺菲则向粉丝群挥手致意,引来更热烈的回应。
两人并肩踏上红毯,步伐不快,每一步都牵动着所有人的目光。
他们并未过分停留于拍照摆拍,反而更多地看向两旁支持他们的影迷,特别是当有热情的年轻粉丝高喊角色名字或加油时,他们会更清晰地给予微笑和点头回应。
在签名墙前,洛珞拿起一支粗壮的签字笔,象征着地球冰封表面的区域上有一大块空白,是整个签到区的正中央。
显然即便前面已经到来了几十位重磅嘉宾,但依旧没有人敢喧宾夺主的抢占C位,而是给他们俩留了出来。
洛珞也不用跟谁客气,随意的签下遒劲的名字,刘艺菲则在她名字旁流畅地签下。
两人站定,最后接受了一次媒体群访的闪光洗礼,随后便在工作人员引导下进入剧场内部。
随着他人作为最后的重量级嘉宾出场,星光剧场那象征着开启“流浪之旅”的大门,在媒体的聚光灯追逐下缓缓合拢,将外界的山呼海啸与无尽期待暂时封锁。
红毯区域的人群渐渐散去,但依然有大批影迷和记者未曾离开。
兴奋的议论声如潮水般涌动:
“值了!看到洛神和艺菲了!”
“段宏亦好有安全感!”
“张涵予看着真像太空英雄!”
“冯导和陈导都来了,这片子真是面子大了!”
“听说里面IMAX厅效果贼牛!我的票是今晚八点场的,好难熬啊……”
“你居然抢到票了?!”
而那些守候的记者们,则快速敲击着笔记本或手持设备,争分夺秒地发出第一波报道和图文直播。
网络上,#流浪地球首映#、#洛珞刘艺菲红毯#瞬间刷屏。
他们有的开始寻找附近有电视或大屏幕的地方,试图捕捉首映礼可能流出的场内画面;有的三三两两聚在一起,兴奋地讨论着刚才捕捉到的瞬间、以及即将在几小时后亲眼看到的电影画面。
空气中,硝烟与尘埃尚未落定,更巨大的期待才刚刚成型——那场即将在3D银幕上同时点燃的“木星之火”,此刻正安静蛰伏在星光剧场的巨大影厅之内,等待着与观众的见面。
而此刻剧场外人潮涌动,剧场内却恰恰相反。
喧嚣的红毯氛围已被一种蓄势待发的肃穆取代。
并不是单纯的严肃,而是数千双眼睛共同聚焦在前方巨大银幕上的专注与期待。
不同于后世常见的“盛典”式首映礼,时光科技和拾光映画的Logo在舞台背景上显得简洁而有力。
这也是洛珞一惯的风格,简约而不简单,直接传达着这场活动的核心意义——一部电影的诞生与观看。
剧场内部格局在《流浪地球》首映时经过了特殊设计。
原本奢华的多层包厢被巧妙隐藏,取而代之的是最大化、最平整的巨型银幕区域,占据了整个舞台的正中位置。
这与洛珞所崇尚的“内容至上”理念密不可分——他始终认为,电影首映应让位于电影本体,一切的繁琐仪式都只是在分散观众对核心体验的注意力。
此刻,主创席已按惯例简化。
洛珞、刘艺菲、张涵予、温岚及特邀出席的原作者刘慈欣依次在银幕下方侧翼的特设席位落座,灯光聚焦在他们身上,却并未制造出强烈的曝光感。
现场除了少数获准的专业摄影记者在指定区域安静拍摄,禁止了所有闪光灯。
剧场经理亲自上台,不是明星主持,更像是技术引导:
“各位来宾,媒体朋友们,下午好,感谢各位拨冗莅临《流浪地球》全球首映礼,本场发布会将遵循洛珞导演的一贯原则——我们更希望把宝贵的时间,留给即将震撼各位感官的《流浪地球》本身。”
他的语调平稳有力:
“稍后,主创团队将进行一个非常简短的交流互动,互动结束后,我们将发放偏振光3D眼镜,请大家在观影全程佩戴,这将决定您所看到的画面效果。”
话音落下,场内灯光微调,变得更加柔和舒适。
洛珞率先起身,他换下了红毯时笔挺的礼服,身着一件质感极佳的深色羊绒衫,更显沉静务实。
刘艺菲和张涵予等人也随之上台。
没有繁复的舞台设计,没有多余的嘉宾,只有《流浪地球》核心的几个人,面向观众微微致意。
现场爆发出第一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