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都重生了谁还做演员啊 > 第443章 诺贝尔物理奖得主

第443章 诺贝尔物理奖得主

    第443章 诺贝尔物理奖得主 (第3/3页)

带着厚厚眼镜片、头发花白的老教授猛地摘下眼镜,凑近屏幕,声音发颤:

    “洛珞……诺贝尔物理学奖……是华国……是我们华国的洛珞啊!!”

    邻桌几个大学生模样的人,像是被点燃的炮仗,一下子跳起来击掌,兴奋地大喊:

    “成了!成了!诺奖零突破!”

    每一个收看着这条新闻的家庭、公共场所、甚至路边的店铺,都在这一瞬间被同一种巨大的情感击中。

    王卫国家里:李芳顾不上收拾了,几步冲到电视前,眼睛死死盯着屏幕,像是要确认这不是幻听:

    “天哪……物理学奖……是洛珞啊!上回那个……那个盘古堆!”

    她想说盘古堆点火也是这位洛神。

    小王已经激动地在客厅里蹦跳:

    “洛神牛逼!菲尔兹加诺奖!无敌了!物理卷子上印他名字算了!”

    饭馆里的老教授:老泪纵横,喃喃自语:

    “四年了……四年了……本来该是最年轻的……”

    旁边的大学生虽然不完全明白老教授话语中“四年”和“最年轻”的遗憾,但他们完全被这历史性时刻感染了,七嘴八舌地讨论:

    “太厉害了!自己搞出理论,还能用来造出聚变堆!”“刚才新闻是不是还说他才27岁?”“这才是真正的大神啊!”“为国争光!太提气了!”

    水木大学宿舍楼的楼道里:许多门打开,年轻的学子们涌了出来,互相拥抱、击掌,有人甚至拿出了不知哪里来的小国旗挥舞。

    张明倚在门框上,看着欢腾的同学们,笑容灿烂,但心头也掠过一丝与他看到洛珞照片时同样的感慨:

    “22岁拿到菲奖就该得诺奖了……晚了四年,纪录飞了……”

    是的,要是当初第二年就能直接拿奖,就将直接打破诺贝尔物理学奖最年轻得主的记录了。

    只是可惜,瑞典皇家科学院一向注重实验结果,这才拖了四年之久,不得不说有些遗憾。

    不过这念头一闪而过,随即被更汹涌的骄傲淹没:

    “但他是洛珞啊!凭硬实力,让皇家科学院等来盘古堆的审判!一样是传奇!”

    更加激动人心的讨论更是在网络上不断进行着。

    首当其冲的就是微博久违的再次崩溃,这在时光科技如今那“坚固”的服务器下,已经是十分罕见的事了,不过细数下来似乎每次都跟洛神有关系。

    而微博崩溃前最后的定格画面:热门话题#洛珞诺贝尔#下每秒激增三万条沸腾的呐喊。

    置顶热搜是网友@数学史官的痛惜长文:

    “2007年就该属于他的桂冠啊!”

    配图赫然是四年前在马德里酒店,22岁的洛珞站在写满N-S方程的白板前的那张传世照片。

    评论区淹没在集体扼腕中:

    “那年他要拿了奖,25岁诺奖得主劳伦斯·布拉格的纪录早作古了!”

    “四年!整整等了三轮太阳耀斑爆发!”

    知乎热榜化作时间溯回的沙盘:

    热帖《迟来的冠冕是否仍是王权?》首页飘着瑞典皇家科学院的颁奖词截图:

    “洛氏理论需经物质世界审判”。

    高赞回答用血色箭头标注关键句:

    “盘古堆点火成功的监控画面就是最终审判锤!若诺奖肯像我们一样相信纯粹数学之美.”

    匿名用户晒出2007年国际数学家大会史料:

    “当年所有质疑者现在都成了他获奖背景板!”

    贴吧陷入时光倒流的狂欢:

    核能吧置顶帖《四年验证之路》热评第三千楼嘶吼:

    “风洞验证要两年!气象建模要三年!人类验证神迹的仪器跑得太慢啊!”

    “早说过菲奖只是他起点!”

    有人激动的说着。

    虽然当初洛珞获得华国第一个菲尔兹奖的时候,新闻直接将其描述成了跟诺贝尔奖媲美的顶尖大奖,甚至可以用“诺贝尔数学奖”来形容。

    但媲美终究只是媲美,如果菲尔兹奖能达到诺贝尔奖的高度,那也就不需要有“诺贝尔数学奖”这个称呼来衬托了。

    如今这万众期待的首个真正属于华国的诺贝尔奖,再次被那个不断创造传奇的人来回了国内。

    不得不说,给国人带来的精神激励远非一般的成就可以比拟,而这,也正是诺贝尔奖的魅力。

    这一刻,亿万家庭小小的屏幕上,映着那个创造了历史的年轻脸庞,新闻主持人的话语如同洪钟敲响在每个人的心房。

    惊讶、狂喜、激动到落泪、身为华国人的深切自豪、以及对那位年轻传奇的无限敬佩——无数种复杂的情绪,最终都汇成了一道响彻心底的声音:

    “他拿到了!我们拿到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国士无双,荣归四载后,再创人类巅峰。

    今夜,华国为之沸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