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国本之争万历不敢上朝 (第2/3页)
冠,戟指痛斥。
“郑贵妃宠冠六宫,皇三子天资聪颖,此乃天意!尔等拘泥祖制,不知变通,才是祸乱之源!”反方毫不示弱,唾沫横飞。
“奸佞!尔等欲效仿汉末十常侍乎?!”
“腐儒!尔等结党营私,欲挟制天子乎?!”
口水如同暴雨般在庄严的大殿上飞溅!奏章像雪片一样飞向御案,堆成了小山!每一份都引经据典,言辞激烈,互相攻讦,将对方斥为祸国殃民的奸佞小人!大臣们脸红脖子粗,在丹墀下推推搡搡,几乎要上演全武行!金銮殿的庄严肃穆荡然无存,只剩下令人头晕目眩的争吵与攻讦!
就在这片混乱的漩涡中心,一个新的、以清流自居的团体——东林党,如同藤蔓般迅速滋生、壮大!
画面切至无锡东林书院,一群年轻或年长的士子聚集在“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楹联下。
他们或慷慨激昂,或忧心忡忡,指点江山,臧否人物,将矛头直指支持郑贵妃和皇三子的“浙党”、“齐党”、“楚党”,以及宫中的宦官势力!
他们的声音,通过书院讲学、刊印书籍、门生故吏网络,迅速扩散至朝野,成为国本之争中一股举足轻重、且越来越咄咄逼人的力量!
“党争!赤裸裸的党争!”吏部侍郎看着光幕上乌烟瘴气的朝堂,痛心疾首地摇头,“什么立长立贤?什么国本?不过是以此为名,行结党营私、排除异己之实!这张四维刚扳倒张居正,自己屁股还没坐热,朝堂就变成了这副鬼样子!这万历皇帝……他管不了啊!”
龙椅上的朱元璋,脸色早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他死死盯着光幕上那如同市井泼妇骂街般的朝堂,又看看御座上那个被吵得脸色发白、手足无措的万历帝,再回想之前光幕里嘉靖皇帝在大礼议中虽手段酷烈、却牢牢掌控全局、最终达成目的的身影……老皇帝猛地一捂脸,发出一声恨铁不成钢、近乎哀嚎的怒骂:
“丢人!丢尽了祖宗的脸!嘉靖那小子搞大礼议,那是头饿狼在夺食!虽然狠,但好歹是头狼!夺回了权柄!再看看你!朱翊钧!”
他指着光幕上万历那张茫然又烦躁的脸,唾沫星子几乎要喷出,“你倒好!大权在握,却被一群文官当成了斗鸡场!被一群臣子耍得团团转!活脱脱一只被老母鸡啄瞎了眼的呆头鹅!朕……朕怎么会有你这样的不肖子孙!”
仿佛是为了印证朱元璋的怒骂,光幕的画面骤然一暗,再亮起时,已是一派令人窒息的死寂。
深宫,一座偏僻的殿宇内。光线昏暗,空气里弥漫着一股陈腐、懈怠的气息。
厚厚的明黄色帐幔低垂,隔绝了外界的光线和声音。曾经意气风发的万历皇帝朱翊钧,如今身形臃肿,穿着松垮的常服,斜倚在一张宽大的软榻上。他眼袋浮肿,目光空洞而涣散,失去了所有锐气,只剩下一种深不见底的疲惫和厌倦。
御案上,堆积如山的奏章早已被灰尘覆盖,蛛网在角落悄然结起。几只精致的、镶金嵌玉的蛐蛐罐摆放在案头最显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