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刘宋:未满十二,是关中之主 > 092刚满十二,是尚书令(4K,求订阅)

092刚满十二,是尚书令(4K,求订阅)

    092刚满十二,是尚书令(4K,求订阅) (第2/3页)

    有这闲工夫,他宁愿看几本兵法,甚至是杂书。

    当然,这只是对于刘义真个人而言。

    四书五经重在修身养性,将来推行文教,以及布置给弟弟们的课业,都得倚重这些经典。

    王夫人听了儿子的话,没好气道:“你阿兄乃是天纵之才,不学而知,岂是你能效仿的。”

    刘义康语塞,一时难以反驳。

    奏疏送去建康后,刘义真就在刘裕的授意下,辗转于一场又一场的宴席之间。

    主要是与孔靖、王弘、傅亮、蔡廓、郑鲜之、殷景仁等宋国的重臣相交。

    同这些人结下情谊,此举既是安刘义真的心,也是安宋国重臣的心。

    八月二十五日,刘义真受邀前往谢晦、谢瞻的府邸做客。

    兄弟二人在门外候着,远远望见刘义真,二人连忙迎了上去。

    “臣参见世子。”

    刘义真一左一右抓着两兄弟的手,笑道:“二位无需拘礼,今日义真上门是客,客随主便。”

    谢晦因刘义真的态度而暗喜,谢瞻同样也露出了一丝笑容。

    三人携手进门,刘义真转头问一旁的谢瞻:“天子诏书不日可达,宣远是否做好了随我南下的准备?”

    正因为刘义真不好读书,所以写不出好文章,于是征辟谢瞻为世子府主簿,替他起草奏疏,做他的笔杆子。

    谢瞻拱手道:“只待世子启程,臣自当携家眷同行。”

    刘义真微微颔首,又对谢晦道:“我不在彭城,还需宣明为我侍奉宋公。”

    “臣定当恪尽职守。”

    刘义真随着二人来到大堂,这里已经有不少人候着,应该都是谢晦、谢瞻的亲眷。

    其中有一女子,看上去比刘义真大了两三岁,大概十五六,穿着打扮与众人皆不同,还戴着孝。

    刘义真深深看了她一眼。

    那女子避过视线,霞飞双颊。

    此女的相貌甚合刘义真的心意,就是不知道性情如何。

    从她这副装扮,刘义真就已经知道,眼前之人必是正在孝期的谢景仁嫡长女,也必是他未来的妻子。

    果不其然,谢晦逐一为刘义真介绍亲眷,当指到戴孝女子时,谢晦正色道:“这位是臣的族妹,已故谢仆射之女,谢绮,近日来彭城访亲,正巧遇上了世子。”

    刘义真才不相信这是什么巧合,肯定是刘裕事先安排他见一见谢绮。

    二人的婚约还得等谢绮满了孝期再议,自然也不存在什么议亲后就不能相见的忌讳。

    谢绮行礼道:“谢氏女拜见世子。”

    刘义真却懊恼道:“今日若是知道要来见你,我当盛装出席。”

    谢绮瞪大了一双杏眼,完全没想到刘义真会这般说,一时不知该如何接话。

    刘义真又故作埋怨谢瞻、谢晦:“二位瞒得义真好苦。”

    像刘义真这样已经做出了成绩,且有威望的继承人,哪怕私底下与人戏谑说笑,别人也只当他有太祖高皇帝之风。

    但如果没有威望,还这样干,指不定就会落一个望之不似人君的评价。

    谢瞻、谢晦笑呵呵地告罪。

    他们看得出来,刘义真对谢绮应该是满意的。

    刘义真又问谢绮:“敢问女郎芳龄?”

    谢绮略带忐忑道:“妾身生于元兴三年(404年),五月。”

    她虚岁十六,比刘义真大了三岁,担心刘义真因此嫌弃自己。

    刘义真没能与谢绮有过多的接触。

    相互说了几句话后,谢绮便随其余亲眷回去了内院。

    他对此也没什么好遗憾的。

    刘义真觉得三岁的年龄差距还是小了点,一个十五六岁的小姑娘,太青涩,对他没什么吸引力,他喜欢更大一点的妇人,觉得更有韵味。

    也就是如今年纪小,怕影响自己的身体发育,不敢放浪形骸罢了。

    在谢府吃过酒宴,刘义真回到宋宫后,让刘裕叫了过去。

    “车士,今日见了为父故人之女,可还满意?”刘裕含笑问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