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大明:七岁熊孩子,老朱求我登基 > 第三百二十九章 碾压

第三百二十九章 碾压

    第三百二十九章 碾压 (第3/3页)

子,封皮上“奴儿干都司贡物册”七个字是用朱砂写的。

    他翻开册子,念道:“黑貂皮每张值银五两,玄狐皮十二两,海东青一只可换百匹绸缎,山参大者一斤售价二十两!”

    他突然合上册子,目光如电扫过群臣:“这些难道是石头?流民去了,既能种地,又能狩猎采参,男子耕作,女子织皮毛,三年便可置产成家!”

    刑部尚书的脸色一阵红一阵白。

    朱雄英的话像算盘珠子,噼啪作响地敲在他的心坎上。

    若真如所言,天下间的流民,再也不用四处奔波了。

    朱雄英突然提高声调,长杆重重敲击在舆图上的奴儿干城:“更重要的是边防!此地距蒙古不过千里,距兀良哈三卫仅五百里!”

    他展开一份塘报,纸页因年岁久远而泛黄。

    “几年前,鞑靼骑兵竟袭扰开原卫,掠走马匹三百余!”

    朱雄英的声音里带着怒意,“若我大明百姓在此扎根,筑城五十座,屯田千里,驻兵三万,何惧北元残余?”

    “如今鞑靼部以灭,但是否还有其他势力隐藏在暗中对大明虎视眈眈,谁又能清楚?”

    殿外突然传来雁鸣,一群大雁排着人字掠过皇城。

    朱雄英望着窗棂外的雁群,仿佛看见它们正掠过黑龙江的冰面。

    “届时兵民合一,平时耕作,战时为兵,既省军饷,又固边防,一箭双雕!”

    翰林院编修王翰的声音像蚊子哼:“殿下,若遇天灾,粮草不济,如何救济?关外距京师万里,恐缓不救急……”

    朱雄英转身走向他,这位年轻翰林的脸瞬间涨得通红。

    “问得好!”朱雄英指向舆图上的水路。

    “黑龙江、松花江四季通航,蒸汽船从北平出发,顺流而下十日可达;”

    他指向另一条红线道:“若遇冰封!这条从开原至奴儿干的驿道,已设二十座驿站,每站备有雪橇五十乘,车马百匹,比赈济陕西还要快捷!”

    他突然看向工部尚书宋礼,这位正在主持运河疏浚的老臣,此刻正捻着胡须沉思。

    朱雄英的语气里带着期许道:“宋大人,你部研制的新式水车,在宁夏已节水三成。

    若用到关外,引黑龙江支流灌溉,是不是能让旱地变水田?”

    宋礼没有丝毫的迟疑,直接断言道:“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