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熵痕:终末静默 > 第四章:安顿蜀都

第四章:安顿蜀都

    第四章:安顿蜀都 (第2/3页)

正进行着缓慢而规律的轮播:第十七层走廊尽头清洁工模糊的背影;地下停车场入口闸杆抬起放下一辆红色SUV;空无一人的电梯轿厢内部反光壁映出顶部灯管的光晕;楼下大堂前台年轻女接待员整理着几份快递……

    他的视线在画面间快速轮转,最终停留在角落里一个静止的分屏上。那个画面信号似乎来自极远处,分辨率很低,充斥着雪花噪点。画面中心,一片巨大、模糊、在夜色中更显浓重的山体轮廓下,一扇冰冷、厚重、在夜视镜头下泛着死寂灰白色的垂直闸门静静矗立。那是蜀中基地深井最后的物理屏障——“铁幕”。闸门表面中心几个微小的蓝色光点恒定地亮着,微弱地标示着核心能量屏障正常运转的微光。

    其他一切死寂。没有异动,没有波动。闸门上方自动刷新的时间戳停留在 [监控连接正常 - 最后数据更新: 03:17:04 前]。

    王飞翔拿起桌上的平板,唤醒,登录界面闪过几个无法识别的符号。“零识”平台简洁的核心界面无声展开。

    片刻后,一封被特殊标记为黄级机密的EDC内部通信文件出现在他的临时账户消息盒顶端。标题冷硬:《“磐石”单元临时权限调整与职责通告》。他点开。

    裴凡生刚结束二教的课。楼道里,光线被窗框切割成斜长的光带落在光洁的地砖上。他贴在耳后的加密通讯终端发出只有佩戴者能感知的微弱震动。

    点开。屏幕上弹出简短的指令:

    【核心状态:编入“磐石”小组】

    【权限限制:I - 日常监测 / II - 紧急报警】

    【行动提案提交路径:待 “磐岩”审核通道开启】

    【本地接洽标识:“红杉”】

    【原始调查线索优先级重评估:C(非优先响应)】

    【执行确认:裴/PFS01,王/WFX01】

    指令下方附着两行加密字符,标识着一个通讯节点代码。

    每一个词汇都是一块冰冷的砖石,无声地砌成壁垒。裴凡生的手指悬在半空,视野在短暂的几秒钟里失焦了一瞬。最高权柄握在远隔重洋、身份未知的“磐岩”手中,而“磐岩”正陷入更紧迫的风暴核心。自己提交的、关于那个诡异传送源头的关键信息被打上“非优先响应”的标签,无声沉入浩如烟海的情报库深处。蜀中EDC分部——“红杉”——只是信息链条上一个符号化的存在。权限的链条沉重而漫长。

    他指尖在终端表面划出确认符号。

    【确认 - PFS01】

    【确认 - WFX01】

    两个字符汇入冰冷的信息流。

    蜀州大学图书馆拥有着令人敬畏的挑高穹顶。午后的阳光透过宏伟的拱形彩绘玻璃,如舞台追光般投射下巨大的、浮动着微尘的光柱。书架如同沉默的巨人列阵,延伸向视线的幽深处。低沉的翻页声、键盘敲击声、偶尔的咳嗽和脚步声,构成这座知识迷宫恒久的背景音。

    裴凡生坐在一个靠窗的僻静座位上。面前堆叠着《华夏区域地质构造演化图系(新版)》、《深部钻探工程基础与实践》、一卷厚重的《蜀中市志——自然地理分卷》。他手中正翻阅的是一本深红色硬壳、封面烫金略显斑驳的《蜀中煤田构造钻孔应力监测理论初探》。书页间散发出老旧纸张和图书馆专用杀虫药剂的混合气味。

    他神情专注,姿态标准得像个认真查阅资料的普通学者。钢笔在摊开的笔记本上有节奏地移动,留下清晰但学术化的笔迹:地下水主径流通道与微型断层构造的相关性模型参数校正要点……,目光快速扫过字里行间。当手指划过一页印满陈旧钻孔部署图与应力监测点位分布图的页面时,视线精准地捕捉到了图例旁一行不起眼的批注小字:“DL系列基岩支撑点微裂隙应力集中校正因子为0.92……”

    DL系列!

    裴凡生的心脏在胸腔内猛地收缩了一下,血液似乎瞬间加速奔涌。他几乎能听到自己视网膜聚焦时发出的细微声响。指尖在那行字上极其自然地停顿了一瞬,仿佛只是辨认不清墨渍,旋即流畅地翻向下一页。大脑却在同步开启高速引擎:DL-447!那个捕捉到瞬间诡异高频能量的监测点编号体系!如此平凡地出现在这份枯燥的工程理论记录里!仅仅是巧合?还是那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