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徐吉标传 > 第三十五章:槐林嘴危机 魏取舟英勇担当

第三十五章:槐林嘴危机 魏取舟英勇担当

    第三十五章:槐林嘴危机 魏取舟英勇担当 (第3/3页)

图穿透晨雾时,日军已将槐林嘴团团围住。老街的门楼被封死。随着一声尖锐的哨响,扫荡开始了。日军端着明晃晃的刺刀,挨家挨户地搜查。他们踢开村民的家门,粗暴地闯入屋内,将值钱的财物洗劫一空。稍有反抗的村民,便会遭到日军无情的殴打甚至杀害。

    村子里顿时哭声、喊声、惨叫声交织在一起。熊熊大火在几处民房燃起,滚滚浓烟直冲云霄,将槐林嘴的天空染成了黑色。日军在村里肆意横行,见到年轻的妇女便露出丑恶的嘴脸,欲行不轨之事。老人们试图阻拦,却被日军残忍地推倒在地。

    一些勇敢的村民,在这绝望的时刻,拿起了家中简陋的农具,试图反抗。但面对装备精良的日军,他们的抵抗显得如此微弱。然而,他们毫不退缩,用自己的生命诠释着对家园的热爱和对侵略者的不屈。

    魏取舟和女儿魏守霞在巢湖庙进香,听到了枪响,立马上了五吨小黄稍子。他划着船朝马尾河驶去。

    1939 年,盛家桥日军对槐林嘴的扫荡如恶魔降临,恐惧瞬间笼罩整个村庄。槐林嘴的百姓们拖家带口,慌不择路地朝着黄泥荡的圩子奔逃,形成了一股庞大的跑反人流。

    圩子里此刻挤满了惊慌失措的人群,老人的咳嗽声、孩子的哭闹声、妇女的呼喊声交织在一起。人们脸上满是惊恐与疲惫,刚刚逃离日军的魔掌,此刻还心有余悸。

    圩子四周是厚实的堤坝,仿佛一道隔绝危险的屏障,但在人们心中,这道屏障能否真正抵御日军的凶残,仍是未知。圩子里的空间本就有限,如今突然涌入这么多人,显得格外拥挤。一些人在角落里相拥而泣,回忆着家中被日军破坏的场景;一些人则焦急地张望着圩子外,担忧着日军是否会追来。

    几个年轻人主动站出来,组织大家有序安置。他们帮忙照顾老人和孩子,安抚着众人的情绪。一位老者站在高处,大声喊道:“乡亲们,咱们到了这儿,先稳住。新四军一定会来救咱们的,大家别慌!” 老者的话,如同黑暗中的一丝微光,给众人带来了些许希望。

    而在圩子外,新四军江北游击纵队的救援队伍正加速赶来。他们深知,圩子里的乡亲们正翘首以盼,每耽搁一秒,乡亲们就多一分危险。队伍在崎岖的道路上疾行,带起阵阵尘土,向着黄泥荡圩子全力进发,决心要在日军对圩子下手之前,将乡亲们解救出来,让这片土地重归安宁。

    新四军江北游击纵队得知了槐林嘴被扫荡的消息。纵队领导立刻做出决策,派出一支精悍的队伍,火速前往槐林嘴救援。游击队员们深知情况危急,他们在崎岖的山路上飞奔,心中只有一个信念:解救槐林嘴的乡亲们,给日本鬼子迎头痛击。

    槐林嘴遭日寇扫荡,慌乱的跑反人流如潮水般涌向黄泥荡的圩子。魏取舟,这位坚毅的父亲,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做出了艰难却又无比勇敢的决定。

    他紧紧地握住女儿的肩膀,眼神中满是不舍与坚定,轻轻地将三岁的女儿放下,而后催促她迅速融入跑反的人流之中。为了让女儿在这混乱的世道中有一丝生存保障,他把家中仅有的银元,用一条裤子仔细地缠好,小心翼翼地架在女儿的脖子上。

    此时的魏取舟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给新四军水上游击队报信,拯救圩子里众多乡亲的生命。他深知,时间就是生命,多耽搁一秒,乡亲们就多一分危险。于是,他毅然转身,朝着新四军水上游击队所在的方向奔去。

    一路上,魏取舟身形如电,时刻警惕着四周是否有日寇的踪迹。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衫,脚步也因疲惫而略显沉重,但一想到圩子里乡亲们绝望的眼神,他便又咬紧牙关,加快了步伐。

    而在黄泥荡的圩子里,人们在不安与恐惧中等待着。大家不知道未来会怎样,只盼望着能有奇迹出现。魏取舟的女儿混在人群里,眼中噙着泪水,既担忧父亲的安危,又害怕日寇随时追来。(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