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商侯 (第3/3页)
。
孝文帝、孝景帝,乃至当今陛下,就更松了,如桑弘羊、东郭咸阳、孔仅之流,要么伪造身籍,要么不加掩饰,就这样登堂入室了。
论其本质,商贾的存在与王朝兴盛自有联系,哪怕在政治上长期贬损,也改变不了“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的现实。
商人富矣便窥视朝政的事,历史已然给出了答案,管仲灭鲁梁、田氏代齐、吕不韦窃秦……但是,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优势,至少在眼下,有几个人,有一批人,能一言而决整个商道的命运。
桑弘羊露出了惊恐的表情。
连陛下都要亲近他们,当国储君竟敢弃他们如敝履?
“重税多少?”枚皋终于忍不住了。
陛下和商人合作的本质,是陛下急需钱财大量增加,当国储君重拳商人,这是要给帝国转向?
“三十成!”张汤给出了数字。
免税平民中的商贾群体,取而代之的,是巨商大贾的三倍之税,要知道,商贾本就比平民商贾多一倍的税,如此一来,商税是六倍民税。
商税,无限接近三税一。
枚皋、吾丘寿王等中朝官吏被吓了一大跳,“廷尉卿欲绝商道?”
“御史大夫何出此言?”
张汤似是疑惑望着他,“少了几个巨商大贾,多出千万个民商,难道这不是商道大兴吗?”
枚皋被这话说的脑子都有些萎缩了,一个行业,连个龙头都没有,能叫兴盛?
吾丘寿王眉头微皱,望着张汤,仿佛看到了那位年少的上君,除了朝廷官营以外,要禁止一切民营垄断?
只许官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此制影响巨大,不知上君或有另备?”枚皋沉默少顷,问道。
稍有不慎,全商皆反。
“上君说:‘全国郡国一百零九,或可增列侯一百零九尊。’”张汤颔首笑道。
铲除巨商大贾可以封侯?
一时间,承明殿热了几分。
新政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