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苏门答腊岛的集体农庄 (第2/3页)
同时成立选举管理委员会,委员由集体农庄的人民选举产生,任期为两年。
第五,实行集体育儿:儿童由公共托儿所抚养,每日仅下午与父母团聚,以强化集体主义观念。
第六,实行自愿加入退出的原则:退出时可获补偿金,体现对个人贡献的认可。
集体农庄的权力机构:全体大会(最高权力)→ 管理委员会(日常事务)→ 专业委员会(生产、文教等)。
"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张步青张先生,也是现在棉兰张家的家主。"
小陈先生向李志廉介绍到,这位张步青是棉兰张耀轩的后人,李志廉想要在棉兰发展离不开张家的支持。
"张先生,久仰大名!"
"以后,请多多关照!"
李志廉向小陈先生身边的张步青打招呼,这位张先生虽然说着流利的汉语,但却是长着外国人的脸。
看来张老先生娶了洋人媳妇,彻底融入棉兰的社会是真的。这意味着,张家在棉兰拥有巨大的影响力,看来不到万不得已,还是不要动张家在棉兰的利益。
"哪里!是相互关照才对,棉兰的华人也需要南华的帮助!"
张步青谦虚的说道,他帮助李志廉这些南华的人,除了看在小陈先生的面子外,最主要的是南华可以为他们这些苏门答腊岛上的地方豪强,提供武器弹药甚至是军事教官。
要知道,欧洲殖民国家对东南亚各国的态度是极其一致的,和对中原的列强一致原则一样。
欧洲列强不允许任何国家向东南亚各国出售任何武器弹药,让欧洲国家对殖民地保持绝对的军事优势,随时可以进行镇压殖民地的起义。
虽然现在没有以前那么严了,而且殖民者对东南亚的控制力越来越弱了,但是获取武器弹药对于他们这些人来说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张步青他们这些地主豪强获得武器弹药极其困难,为了获得获得武器弹药他们这些人对南华政府的人也很配合。
"李会长,你们的资金还足够吗?"
"如果需要的话,可以和我说,我会帮你们解决的。"
在张步青看来,南华共和国在棉兰建立的集体农庄肯定没办法长久存在的。
集体农庄的组织结构看起来很美好,但是他太平等了,人都是有私欲的,这终究是一个乌托邦而已。
"我们现在的资金还很充足,如果需要的话,我们会向张先生求助的。"
李志廉委婉的拒绝,南华政府为了这次计划能够顺利实行,建立华人集体农庄发展基金会。
专门从东南亚华人领袖向南华政府捐赠的资金中抽出一部分,用作集体农庄发展基金会的资金。
李志廉成为基金会的会长后,向棉兰的荷澜人和当地的土著购买大量的农田和种植园,再低价转给位于各地集体农庄。
各地集体农庄在获得大量农田和种植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