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教会分裂简述 (第3/3页)
而与那些同自己似是而非的教派割席。
如果不是细致去区分的话,很多人更本没法区分什么叫“东正教”、什么叫“东方正教会”、什么叫“东方教会”……
只要将那些似是而非的教派打为异端,让信众认为追随那些“坏”教派势必上不了天堂,自然就能规避信众迷茫的问题。
捋一遍就清楚,在公元325年,第一次尼西亚会议,确立了耶稣与圣父同志,即为“真正的神”,从而将神人两立的阿里乌斯派打为异端(从太平天国认为,父是父、子是子、父子非一体的理念来说,太平天国其实颇有阿里乌斯派味道)。
而后,431年以弗所会议,在这之前,基督教内部出现对耶稣母亲玛利亚的崇拜,但有关玛利亚具体是什么地位,却发生分歧。
在这次会议中,会议谴责聂斯脱利的教义是错误的,裁定耶稣是一个位格,而非两个独立的位格,并将圣母玛利亚抬高到“神之母”而非“救世主之母”的位格。
这造成了聂斯脱利派与会议的取胜者脱离,在这次会议中支持聂斯脱利派的教会,后续基本就演变为了【东方教会】,其中著名的东方亚述教会,在后续传入唐朝后,被称之为【景教】。
再之后就到了451年的迦克墩会议,关于耶稣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是神还是人,产生了至少三个分歧。
分别是基督二性论、合性论、一性论。
简化理解比喻一下,如果说神性是火,人性是铁。
二性论代表着火和铁紧贴但不融合,两个性是共处的。
合性论则意图表达为火已进入铁中,成了“炽热的铁”。
一性论是铁被火烧化了,只剩火了,也就是人性消失。
21世纪的天主教、东正教、新教【迦克墩教会】,基本上都是迦克墩会议中,二性论支持者的徒子徒孙。
至于科普特正教为代表的【东方正教会】,则支持合性论。
这三个观点的教派,基本上互相指认彼此为异端,但他们却又同时都承认三位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