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敌在国会山 (第3/3页)
抓住这个机会,竟然还调侃科曼。
科曼已经决定了,把古德隆希姆莱安顿好,就去柏林尝试拿到暂时存放在东德的研究团队,这对法国航空业至关重要。
之前科曼拿到了德国的喷气式战斗机发动机,但是,还有更重要的,只不过以当时的条件,法军根本拿不到。
如果说上一次法军占了苏军没注意,稍微越境造成了既成事实,那么处在苏占区当中的容克轰炸机团队,就距离占区划分界线太远了。
这个团队后来在民主德国时期,制造了巴德152型客机是东德自主研制的喷气式客机,使用4台皮尔纳014型发动机,于一九五八年首飞。
其实飞机和发动机研制团队主要来自二战中著名的容克飞机公司。
Ju 287轰炸机的设计是巴德152型客机的原型,巴德的团队现在应该是还没有被苏联发现,因为Ju 287轰炸机的主要设计师并不是巴德。
巴德在这个时间只是一个地位不高的工程师,虽然手里面有Ju 287轰炸机的资料,但是却无法独立负责项目。
举个例子,地位大概就像是五十年代米格、苏霍伊这些著名设计局之下的米亚设计局。
巴德正常来说还要在五十年代,用手中的Ju 287轰炸机设计进行再创造,最终制造了巴德152型客机,成为了当时全世界第五个制造喷气式客机的国家。
科曼决定拯救这个团队,补充到法国民用航空业当中。
法国在五十年代同样有快帆喷气式客机,但既然是要做大国,就不能只保留一根独苗,相关产业是越多越好。
其实纯正的资本主义社会,和军工产业的存在并不兼容,当前英国就有十几个航空军工公司存在,美国更多竟然有几十家。
但是这些洛马的同行,最终都是在一轮又一轮的竞标当中被兼并或者破产。
美国每一代空军战斗机的竞标,都会倒下一批失败者,到了二十一世纪几乎就剩下洛马一根独苗,结果最终的胜利者洛马反过来掐住了从来不给军工业兜底的国会山老爷,坐地起价,翻身农奴把歌唱。
英国是因为国力,不得不整合军用航空业,至于苏联虽然有一些设计局虽然长期酱油,但是编制一直是保留的。
和这两个国家相比,美国军用航空公司一旦失败要么破产,要么被兼并,没有兜底的环境,到了第五代战斗机的时候,几乎只有洛马还能坚持住,到了第六代战斗机,懂王只能把希望寄托在波音身上。
印度波音竟然已经成了拯救美国第六代战斗机的希望,第六代战斗机刚刚招标,就已经让东方大国感觉到了优势在我。
国会山老爷打着精兵简政的名义,最终也没有省下国防开支,还造成了一个个企业的破产。
科曼觉得要是能够把巴德的团队找到,必须要建立一个国有化的军用航空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