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新唐传 > 第15章 曲江诗会--开场

第15章 曲江诗会--开场

    第15章 曲江诗会--开场 (第1/3页)

    曲江园子杵在长安城东南角,紧贴着乐游原的土坡坡。从通善坊的杏园往南走半里地,就能瞅见那片芦苇荡子——这地界儿风水好得邪乎,东边挨着大雁塔的尖顶顶,西边能望见芙蓉园的朱红墙,活脱脱像个金元宝嵌在城根底下。春明门出来的官道在这儿分了个岔,往北通着平康坊的莺歌燕舞,往南直奔终南山的青石头。打前隋起这儿就是达官贵人扎堆的地界,前年圣人才命将作监重修了九曲回廊,把汉武爷留下的宜春苑旧址也包了进来,如今足足占了三百亩水面。

    秋阳刚爬到慈恩寺檐角,曲江池面已经飘满彩帛扎的莲花灯。工部的人鸡叫头遍就来忙活,沿着九曲桥每三步挂盏琉璃灯笼,里头掺了终南山采的萤石粉,日头一照晃得人睁不开眼。水榭四面支起月白纱帐,乍看跟云彩落进池子里似的,细瞧才发现纱上绣着《昭明文选》的残句,风一吹字儿都活过来。

    池子东头那排老柳树叫绸缎裹成了画轴,每棵树干都垂着丈把长的宣纸,专等才子们即兴泼墨。几个小吏正往池心亭的飞檐上拴铜铃,铃舌儿刻成毛笔尖的模样,风过时叮叮当当响,倒像是催人作诗的更漏。最扎眼的是池西头搭起的七层诗台,每层台阶拿不同颜色的银杏叶铺成金毯,最高那层摆着圣人的鎏金御案,案头琉璃盏里盛的却不是酒,而是终南山快马送来的晨露。

    池畔二十张檀木案已铺开,每张案上除了笔墨砚台,还摆着三样新鲜玩意儿:平康楼特供的琉璃酒壶、终南山红泥烧的急须盏、外加个巴掌大的沙漏——这是为防才子们酒劲上头忘了时辰。池子南面苇荡子里藏着三十六架水车,车叶子全换成薄木片,专等诗成时放水流觞用。

    当日头爬到正空时,整个曲江已成了个琉璃世界。池面漂的灯、树上挂的绸、亭角悬的铃,被秋阳镀了层金边。残荷梗子从琉璃灯缝隙里支棱出来,反倒添了三分野趣。最绝的是池底沉着三百六十面铜镜,把天光云影折到两岸纱帐上,映得那些绣上去的诗句像是浮在半空里。这会儿要是打春明门上往下瞅,准以为曲江池子叫仙人泼了碗琥珀光,晃得满长安城都睁不开眼。

    整个诗会的会场周边还都竖起了巨大的宫灯,那是为了等到晚上的时候给诗会照明用的,不过园子门口的左右两侧的半里路却是极不协调的场景,数根挂着曲江诗会--平康楼倾力赞助的丝绸条幅显得格格不入。

    晨雾未散尽曲江池畔的桃枝上已挂满红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