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曲江诗会--开场 (第2/3页)
晨雾里三丈红绸迎风招展,墨字张狂如饿虎扑食:“平康楼献酒八十斤以贺诗会“。弘文馆的刘学士刚下马车就踉跄后退,三绺长须抖得像风中芦苇:“成何体统!成何体统!“
“这康王真他娘是个活宝!“程咬金骑着枣红马颠过来,绿袍子襟口大敞,露出半拉护心毛。他抻着脖子朝后头马车喊:“李老哥快瞅瞅!这红绸子挂得比俺当年劫皇杠的幌子还招眼!“马蹄子踢翻个檀木算筹架,惊得池边白鹭扑棱棱飞起。:“俺老程就爱看热闹!这红绸子挂得比劫皇杠的幌子还带劲!“
李绩的马车吱呀停在九曲桥畔。李绩掀帘就骂:“竖子胡闹!“他闺女李夕的鹅黄裙摆扫过车辕,腕间翡翠镯子映着晨光:“阿爹瞧那绸带料子。“老将眯眼细看,竟是少府监特供的蜀锦,往年只有亲王冠礼才舍得用。
“老爷,外头都说《秋词》是抄的...“侍女话音未落,李绩冷哼打断:“长孙娘娘当面考校,七八个学士盯着,那小子能当场背出整本《周髀算经》!“车轱辘碾过青砖发出吱扭吱扭的声音。李夕葱指绞着帕子轻笑:“女儿倒想看看,我那个病秧子夫君哪来的底气得罪半个长安城?“
池畔忽炸开声嘶吼:“斯文扫地!“博陵崔明礼举着玉笏要捅绸带,却被少府监匠人拦住:“大人仔细!这绸子用终南山松胶粘的,硬扯要赔两贯钱!“老学士的七破间色裙沾满晨露,袖口金线绣的《论语》章句与“平康楼“三字纠缠在一起。
魏徵的紫袍刚现身在九曲桥,就被十几个大儒围住。崔明礼唾沫星子溅到他獬豸冠上:“魏公!这是要把圣贤之地变商街啊!“老臣弯腰拾起片碎绸,对着日头细看:“这蜀锦倒是上好的贡品...“话音戛然而止,绸布背面竟用金粉印着少府监的官印。
二十个金吾卫抬着鎏金酒坛列队而入,坛身封泥盖着皇帝私印,正是三日前御赐的“贞观醉“。少府监大匠敲响铜锣:“吉时已到——献酒!“三百条绸带应声而落,纷纷扬扬如雪片飘飞。崔明礼慌忙扑救印着官印的绸布,却见每片背面都盖着少府监的朱砂戳记。
而此时的李平康还和没事人一样的将自己的马车停在路边看着那些条幅得意的对着身边的墨洁道:“你家少爷我聪明吧,咱不能吃亏,捐献了八十斤贞观醉不能白捐献不是,必须要把咱家的名号打出去。”
别看墨洁和李平康岁数差不多,可也是受过墨家严格的教育的,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