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9) (第1/3页)
苟日新及其背后的“正洪堂”,让汪致远感觉到了压力。
要在天南站稳脚跟,将来面对的可不止苟老板,还有更多朱老板、杨老板会参与进来,如果不能处理好和他们的关系,“天山公司”在天南就会有成千上万个竞争者。做生意像打仗,致胜的关键是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敌人搞得少少的。现在问题,是如何将扩大朋友圈。
与苟日新交锋后的当天晚上,汪致远将其他三位合伙人叫到了一起,说出了自己的担忧:“天南的槟榔生意没有我们想的那么简单,我们要赚钱,势必要打破已经形成的利益格局,原来的受益者一定会阻击、甚至联手对付我们。请大家过来,想想我们下一步该如何走。”
下午苟日新离开后,李德才与汪致远进行过深入的交流,他知道汪致远的担心,于是率先开口道:“我们公司才成立,资金、人脉、渠道都很单薄,面临的对手大多是深耕天南槟榔市场多年的中间商和加工户,有的是本地,也有山南人。致远前期积累了一些种植户和烤房资源,只是搭成了合作意向,没有将他们牢牢地和我们公司绑在一起。我有个想法,能不能以种植园和烤房的生产加工能力折算成公司的虚拟股份,加入到我们合作社,年底参与分红。这样既可以稳定槟榔鲜果的来源,又可以确保烤户为我们所用,形成种植、加工环节闭环,这样从外面被攻破的角度自然会小得多。”
大家都觉得李德才说的有道理,雷明却很现实地说:“李哥的想法可行,问题是钱从哪里来?”
“钱当然是从槟榔里来。大家别忘了,和姓苟的他们相比,我们有敖总的四海槟榔作后盾。”汪致远笑道,李德才的一席话打开了他的思路,“我们的优势在于我们掌握了鲜果收购、烘烤和山南深加工厂三大资源,每个领域都有利润空间,能盈利就能分配,钱从哪里来就不是问题。接下来我们有两件事情迫在眉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