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玄孙万历,我,正统明君 > 第5章 股肱入京, 倭寇已生

第5章 股肱入京, 倭寇已生

    第5章 股肱入京, 倭寇已生 (第2/3页)



    “是。”于谦的声音依旧平静无波,“早年臣奉旨巡按浙江海防,行至余杭境内,突遭海匪截杀。为护紧要文书账册,臣与贼力搏,右臂筋骨受创,虽经诊治,终是执笔乏力,难复旧观。字迹潦草,有污圣目,臣之罪也。”

    他陈述得平淡,却字字千钧。

    浙江,海防,海匪……倭患之兆!朱祁镇心头猛地一震!倭寇之祸竟已现端倪于此时了吗?

    而且已猖獗到敢袭击巡按御史的地步!这信息量太大了!

    他面上不动声色,只作恍然状,小脸努力挤出赞许:“原来如此!于卿护国守责,奋不顾身,真乃文武兼备,臣工楷模!……啊,对了,”他赶紧岔开这敏感话题,回归正事,“卿家既总督河务,打算何时启程赴豫?”

    于谦目光如炬,直视君前,话语斩钉截铁:“臣拟明日便行!”

    “明日?!”原本只是顺嘴一提的朱祁镇,被惊的手中梅子险些掉落。

    满阁重臣更是面面相觑,心中掀起惊涛骇浪!

    好你个于廷益,你虽起复都察院右佥都御史,但太皇太后尚未明旨允准你总督差遣!

    内阁尚未奏报进行票拟!司礼监的大印更未落下!你竟已自定行期?!视朝廷规制如无物乎?

    杨士奇眉头深锁,唯恐小皇帝年少气盛,顺口应承坏了规矩,连忙趋前半步,低声提点,:“陛下,河督乃封疆重任,非比寻常。其任命、调拨钱粮、征发民夫,皆系国之大事,非经内阁票拟议准、太皇太后通允,司礼监批红用印,旨意明发,才可施行,此乃祖宗法度,不可轻废。”

    朱祁镇也正懵着:“明日?如此……急切?”

    于谦目光如炬,直视君前,话语掷地有声:“臣于昨日已至吏部、都察院具呈,并调阅了通政司所有关于豫省水患的奏报塘抄。”

    “现河南水势日汹,流民嗷嗷,臣闻听惨状五内如焚...实无片刻敢耽!恳请陛下允臣明日卯时出京!”

    朱祁镇望着阶下这个清瘦却挺拔的身影,心中念头急转。

    果然!是个只问事功、不恤人情的实干派!认准了方向,便连规章流程都不顾了。

    但后世中枢办公厅那套“特事特办,绿色通道”的章程,在这大明朝堂……是行不通的。

    我虽顶着天子名分,却是个未亲政的“橡皮图章”。

    这河务总督的差遣,是内阁议定,太皇太后点头,司礼监走完流程,最才轮到我面前“用宝”的。

    啧……我这皇帝当的,连个“急事急办”的主X令都批不了!

    朱祁镇心里连连哀嚎,他扣紧了腰中的玉带,稚嫩的脸上努力绷出几分凝重,目光扫过阶下神色各异的群臣,最终又落回那笔迹歪斜却字字千钧的奏折上。

    “靠!这流程比老太太裹脚布还长!黄河能等你们走完?早特么冲开封八百回了!”

    可这话能说吗?不能!自己现在只是个九岁崽,而且还是个没亲政的崽。

    崽崽就得有崽崽的觉悟。

    “唔……”朱祁镇拖长了小奶音,努力模仿大人沉吟的腔调,小脑袋瓜却转得飞快,“于卿心系黎庶,忠勇可嘉……朕心甚慰。”

    他先给于谦戴了顶高帽,堵住杨士奇他们可能喷过来的不懂规矩的口水。

    接着话锋一转,小脸摆出十二万分的虚心求教,看向杨士奇:“只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