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玄孙万历,我,正统明君 > 第5章 股肱入京, 倭寇已生

第5章 股肱入京, 倭寇已生

    第5章 股肱入京, 倭寇已生 (第3/3页)

杨先生方才所言,亦是老成谋国之道。”

    他努力吧语气显得特真诚,“这河务总督的差遣、钱粮民夫……嗯,规矩流程,总要走一走才稳当吧?皇祖母那边,也得请个示下?”

    最后再完美地将责任推给了“规矩”和最高裁决者太皇太后。

    朱祁镇这话说得滴水不漏,既肯定了于谦的出发点,又抬举了杨士奇代表的老成谋国,最后还把终极BOSS太皇太后搬了出来当挡箭牌。

    体制内和稀泥的基本功,算是让他玩明白了。

    听闻小皇帝说完。

    杨士奇紧绷的老脸果然松动了半分,捋须颔首:“陛下圣明,廷益拳拳之心,亦是天地可鉴,抵京不过一日,便已调阅文书,洞悉要害,实属不易。然河工浩大,非一人一时之功,所需钱粮物料、佐理人手,朝廷亦需时间筹措、指派。”

    但于谦却像没听见杨士齐的这弦外之音,或者他听见了也权当放屁。

    只见他腰杆挺得笔直,声音依旧像砸夯:“陛下!阁老!法度固重,然民命关天!河南千里泽国,流民嗷嗷待哺,易子而食者已非孤例!朝廷法度再周全,能救得了几时?能填得了几口?能堵得住滔滔洪水吗?”

    他目光灼灼,仿佛已置身于那片汪洋,:“臣既已面聆圣训,当即刻赴任!此刻早发一日,便多活万民!若拘泥于案牍程式之间,待诸事齐备,只怕……只怕决口未堵,民变已生!流民啸聚,盗贼蜂起,中原板荡,只在顷刻之间!”

    “民变”二字,如惊雷炸响!

    就连见惯风浪的三杨都眼皮猛跳,其他大臣更是脸色发白,冷汗涔涔!

    这于廷益,当真是不怕死啊!这等大逆不道、动摇国本的忌讳词也敢在御前直说?!还是对着一个九岁的幼帝?!

    朱祁镇心里却给于谦点了个大赞:“漂亮!维W压力!顶级施压!知道啥最能戳动上面神经!”

    他小脸上适时地露出一点恰到好处的惊惶和茫然,仿佛真的被“民变”这个恐怖的字眼吓着了。

    只见他小手不安地搓着貂裘边缘,声音带着点颤:“这……这……于卿言重了吧?真有……真有这么急?”

    于谦毫不退缩,趁热打铁,声音带着咄咄地急迫:“陛下!非臣危言耸听!去岁黄河决口,豫东已有饥民夺粮、冲击官仓之事!今春若再延误,流民无食无居,奸人乘机煽惑,星火燎原……后果不堪设想!臣请陛下速断!早一日,便是数万条性命!”

    漂亮!有数据、有推演、有预警!于谦同志,你调研报告做的满分

    于谦此刻透露出的巨大的压力如同实质,沉甸甸地压在每个人心头。

    河南的烂摊子、于谦的“危言”、皇帝的惊恐、内阁的规矩……矛盾一触即发!

    此刻大明首辅杨士奇也是骑虎难下。

    于谦把话都捅到“民变”这份上了,他再死守流程,万一真出事,这锅谁背?史笔如刀啊!

    可要破例允准……这口子一开,以后谁都拿“十万火急”、“恐生民变”说事,朝廷威严何在?法度岂不成儿戏?

    老首辅的眉头已锁成了死结,脑门子嗡嗡作响。

    就在这时,角落里一直当背景板的王振,忽然轻咳一声,上前半步。

    他先对着朱祁镇深深一躬,声音带着一副为君分忧的恳切说道:”陛下,老奴倒有一拙见……或可两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