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玄孙万历,我,正统明君 > 第42章 棣萼连声,槐厅诫明

第42章 棣萼连声,槐厅诫明

    第42章 棣萼连声,槐厅诫明 (第3/3页)

向陈安。

    陈安的这番话,表面听来,是谦逊求教,是主动示好,意在弥合内外朝的裂痕。

    但听在三杨这种浸淫官场一生的老狐狸耳中,其背后的“小心思”却昭然若揭!

    杨士奇心中冷哼一声。

    “赐教?”杨士奇慢慢地咀嚼着这两个字。

    他没有再看陈安,而是缓缓打开了身前的漆盒,取出了里面的一面端溪古砚慢慢把玩道。

    “听闻公公是内书堂出身?”

    杨士齐这看似闲聊家常般的一问,让陈安精神猛地一振。

    他以为自己的谦恭起到了效果,首辅这是在对他表示亲近。

    他连忙躬身,语气虽依旧恭顺,但腰杆却不自觉地挺直了半分,那份属于“优等生”的骄傲终究是藏不住的。

    “回首辅大人,内臣愚钝,乃内书堂丙辰科头名。”

    “呵呵……头名……”杨士奇发出一声意味不明的轻笑,“老夫记得,王振王公公,在入宫前,是蔚州的一名儒学教官,正经的功名出身。你的出身,远不如他。”

    陈安的脸色“唰”地一下白了。

    他引以为傲的那点读书人的清高,在这一刻被碾得粉碎。

    原来在这些真正的士大夫眼中,自己依旧只是个上不得台面的内侍,甚至……连王振那个被扫进尘埃里的失败者,都比不上。

    杨士奇仿佛没有看到陈安的窘迫,看都未看他一眼,继续说道:

    “王公公的学问是不差的。他懂《春秋》,知大义,所以他知道,单凭‘圣眷’二字,不足以立足。他更知道,我等文臣,信的是‘道统’,而非君王一人的‘恩宠’。”

    他顿了顿,将那方古砚轻轻放回案上,发出一声清脆的轻响。

    “所以,他想做个掮客。”

    “他想站在君权与相权之间,居中倒持,将陛下的信任,贩卖给我等,换取他自己的权势。再将我等的政务,包装成他自己的功劳,呈送给陛下。他以为自己能成为那座不可或缺的桥梁,可惜他忘了,神器不可窃弄,皇权与相权之间,从不需要一个兜售叫卖的商贾贩子。”

    内阁首辅的这番话让陈安的冷汗瞬间浸透了后背。

    他正欲开口辩解或表忠心,却发现杨士奇已经从座位上站起,缓步向他走来。

    陈安下意识地想后退,但双脚却如同灌了铅般,动弹不得。

    杨士奇在他面前站定,两人相距不过三尺。

    “陈安,你刚才那番话,是想告诉我们,你想做这座新的桥,是不是?”

    陈安此刻早已被杨士奇的话吓得心神俱裂,他再也无法保持镇定,双膝一软便要跪下。

    “起来!”

    杨士奇突如其来的一声大喝,硬生生的让陈安即将触地的膝盖悬在了半空。

    陈安茫然抬头。

    杨士奇死死地盯着他,一字一句道:“你。想。害。死。老。夫。不。成?!”

    “内臣不敢!”陈安骇然道。

    “你不敢?”杨士奇上前一步,“你是什么身份?司礼监秉笔,东厂提督,天子家臣!”

    “老夫是外朝首辅,食君之禄,行臣子之道。你这一跪,是想让天下人说我杨士奇凌驾君上,为老夫记上一笔‘权臣’的骂名,好让咱们的陛下将来有由头抄我的家不成?!”

    “收起你那套内廷的做派!在文渊阁,没人吃这一套!”

    “看你心地污秽尚浅,那老夫今日,就赐教你一回。”

    “王振对我们跋扈,是取死之道。因为他忘了,我等代表的,是社稷纲常,非他一介内侍可辱。”

    “而你……”

    “对我等如此恭顺,妄图扮演一个调和内外,左右逢源的伶人,更是取死之道。”

    “你的权柄,源自皇权,亦只能服务于皇权。你是陛下的刀,是陛下的影子。一个妄图与我等外朝大臣分庭抗礼的影子,便不再是影子,而是鬼魅。对于鬼魅,别说陛下,就算我等,也向来是不吝惜手中刀笔的。”

    直到杨士奇的话说完,一滴冷汗,才从陈安早已煞白的额角,缓缓滑落。

    杨士奇看着陈安这副失魂落魄的模样,他也不再多言,转身踱回自己的座位,淡淡地挥挥手道:“你去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