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大明重启:年方三岁,登基称帝 > 第136章、制度革命(四)

第136章、制度革命(四)

    第136章、制度革命(四) (第2/3页)

政院有资格提弹劾的人只有总召和五位副使,九卿原则上只有他们能动,就算你要动,也要先找他们。

    督政院的内部流程,风闻可以,先申请立案,成立调查组,确定证据,再上报,成立专案组,请官员来喝茶,如果官员不能自证,送诏狱,督政院工作完成。

    从督政院成立那天算起,因为这个漫长的流程和诸王的不作为,他们立案虽多,至今仍然没有搞掉一个人。

    这让一直想要立威的曹思诚郁闷不已,御史们更是集体迷茫,热情大减,完全没有以小搏大的成就感了。

    御座右侧,是田维章、刘应坤、曹化淳、李实、孙进五个人。为啥是五个?因为朱慈炅睡懒觉了,曹化淳和李实的早报都没有报,他俩属于被迫上殿。

    孙进更冤,他是昨晚被朱慈炅召见的,当时他人在城外,回宫后,朱慈炅已经睡了。他一大早就等着了,他是今天最早来的。

    这是一次非常正式的御前会议,但整体而言,右倾比较严重。

    朱慈炅没来,本来朱由崧和刘一燝都可以主持会议的,但刘廷元提出,吏部改制会议必须等皇帝到才能开。

    没有人敢挑战敏感的皇权,那就等。这一等就是一个多时辰,他们无聊纷纷找阮大铖打听中午开始发行的《朕问》第二期。

    这期的皇帝起居内容少了很多,但写得更详细了。策论依然讨论了忠奸问题,又加入了礼教问题。

    顾秉谦这个老不死的家伙又有一篇劲爆的内容发表,这个阉党奸贼毫无顾忌的为皇帝的出格行为背书。

    乐安大长公主也有一篇中规中举的女教文章发表,是朱慈炅亲自指点,巩驸马操刀,朱徽娖只是用自己的语气修改并署名。

    此外,还有孔贞运的老爸孔闻敕的礼教文章,这位替换掉的可是衍圣公的忠奸论。这件事不太起眼,但衍圣公如果足够敏感就会意识到问题,在教育皇帝这事上,南孔先一步亮相了。

    朱慈炅虽小,国事却已经系于一身。他睡睡懒觉不要紧,这一票国家重臣全部放下手中事,集体干坐着等他。

    朱慈炅起床后慢悠悠的用完早膳,还想去打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