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赵武灵王英雄传 > 第二十四章 辩论

第二十四章 辩论

    第二十四章 辩论 (第2/3页)

众人问道:“这些人,在辩论什么。”

    肥义、李兑刚至,就在人群之中瞧见了赵雍等人。于是,走过来拜见赵君。至于外面辩论的内容,他们也不知一二。田不礼,看了看外面,回道:“公子,他们在争论治国需以德治或以法治。”

    赵雍,静静想了一会儿,唇角露出微笑,道:“这个争论,有点意思。”

    只见一黑衣之人,上前一步,面对众人,慷慨而谈,道:“山东六国,由鄙秦到侍秦。秦国去公,行王道,朝会诸侯,莫有不从者。如此剧变,皆以法之故。法者,乃强兵之道!”

    “秦人自大,僭越周礼。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简直是可恶之极。”黑衣人话语刚落,其左侧一位身穿白色,冷哼一声,鄙视道:“秦出西戎,蛮横专杀,百年不入中原之流。倘若齐桓晋文明君贤臣良将聚在,蛮人安能放肆。《商君书》泯灭人性,竟被秦国推崇备至。我山东六国,遵循周礼,岂能听之任之。”

    其中有人拍手称快,道:“仁兄,说的太对。三晋大地,多几位吴起、庞涓之流,蛮人焉能如此放肆。否则,秦人欺负我三晋无人。”

    黑衣人,怒目而视道:“秦源于周,焉能以蛮人相称。尔等,张口闭口,言我秦国为蛮人,有何居心。”

    “我们有何居心,你听不出来吗?”白衣人冷笑,正色道:“仁兄所说,秦国以商君之法,富国强兵。秦国的百姓富了吗?仁兄口中的商君之法,禁锢人性,以杀人为荣,泯灭天良。尔等不知,上天有好生之德,此等做法,岂是仁义之国所为。秦国,不是蛮人,为何做出蛮人的政令。秦国虽强,诸侯何惧之。”

    “孔丘乃儒家大宗师,学问无人能出其右。鲁国效仿文明之举,高谈仁义,未见国强,反见其国弱。今,朝不保夕。”黑衣人,争锋相对,道:“大争之世,我不亡你,你必亡我,何来仁义。若是文明人的代价,就是亡国灭种,这种文明,不需要也罢。”

    白衣人尚未出言教训他,四周的人,早已经愤愤不平。

    “贤兄,你还是少废口舌吧!仁义之理,岂是蛮人所能懂之。”

    “对对对,蛮人是不能讲道理的。”

    “他日山东各国齐聚首,焉能让尔等猖狂至此。”

    “蛮人,只能用武力征服,岂能用礼仪教化。”

    另一位穿着华丽的服饰之人,淡淡地说道:“秦国虽强,百姓却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你看我宋国,平民皆能饮酒。仁兄,秦民,能比乎?”

    黑衣人,不屑道:“秦国百姓虽苦,却是兵强马壮,他国胆敢觊觎。宋虽富裕,国家难存,早晚沦为他国之民。”

    那人,满不在乎地说道:“君,殊不知,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天下本一家,百姓过得好,沦为哪国子民又有什么关系。”

    ……

    “齐恒公以管仲之法,九朝诸侯,一匡天下。天下人,皆服,赞扬其美德。”赵雍,回顾众人,笑问道:“秦穆公时,秦国乃大国,有霸主之迹。今,秦国挫败三晋,力压强楚。秦公嬴驷,破周礼,行王道。秦国虽强,却不被山东各国所服,这是为何。”

    “嬴渠梁以商君之法,秦国国力上增。商君之法,对内,采用严刑峻法,实行苛政。对外不断对诸侯国彰显武力,手段太过残忍,缺乏仁义。武力,只会让人惧怕,难以让人诚服。”肥义,发出一声长叹,心中向往道:“齐恒公,九朝诸侯,一匡天下,诸侯莫敢不从。其一,乃齐国国力强盛,诸侯国不敢放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