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赵武灵王英雄传 > 第二十四章 辩论

第二十四章 辩论

    第二十四章 辩论 (第3/3页)

,心中畏惧。其二,齐恒公不以国强,而恃强凌弱,*诸侯,反而以礼相待,推行仁义教化,诸侯国心中敬服。故而,齐恒公的美誉,流传至今,天下人赞之。”

    “齐国和秦国,皆以变法图强。得到的结果,却是大相径庭。”赵雍,问道:“怎样才能让天下人心悦诚服。”

    肥义,回道:“蛮人效仿华夏。不仅是被武力征服,最重要的是华服美冠,以及先进的文明所吸引。”

    李兑,也道:“公子可听说,孟轲乎?”

    赵雍,点了点头,道:“太傅曾说,诸子百家,非儒即墨,其次尚法。然,儒学集大成者,前有孔丘,后有孟轲。孟轲博硕古今,智慧超群,乃百年之中难有一人。”

    李兑,又道:“魏候罂问政于孟轲,公子可知乎。”

    赵雍思之,道:“五十步笑百步,我岂能不知。孟轲,以治国之道,讥讽魏候,读书人还真是有几分傲骨。”

    “孟轲具有识人之能,安知魏候不会屈辱他,才会大放厥词。”李兑,稳了稳心神,又道:“读书人就知道空谈高义,不知误人他国。今乃大争之世,岂能以仁义所为之。”

    赵雍,思之觉得有理,问道:“治国需以法,还是以仁政治天下。”

    李兑、肥义见君上突然一问,面对这个问题,也有点犹豫。他们不是不知,而是捉摸不透君上,突发此问,是什么意思。田不礼,摸透了赵君的个性,直言道:“儒家之学,治学尚行,岂能治国。天下未平,海波四起,怎可以仁政治天下。”

    这几句话,赵肃侯平生也对赵雍说过。

    李兑见赵君脸色,已然明白,也出言道:“治国理当以法,法度明,则政令行,政令行,则国家兴盛。”

    赵雍,道:“法令是对百姓,还是对官吏?”

    李兑,道:“当然是针对百姓。”

    “法律针对百姓。”田不礼,曲着手指,瞧着案几,问道:“官吏,该如何束之。”

    李兑,脱口而出,道:“以德束之。”

    “百姓皆守法,天下可太平。”田不礼闻言,语调有点生硬,道:“倘若官吏德行欠缺,又应当如何。”

    李兑,笑道:“以法处之。”

    田不礼,道:“制定法令,乃为了少数人之利。为了利益,制定之法,便有所偏向。制定者,也会成为法外之人。法令乃品行不公之人制定,岂能使人信服。”

    赵雍思之,觉得有理,问道:“依上大夫之言,理当如何。”

    田不礼,朗道:“以法制吏,以德束民。”

    李兑脸色一沉,道:“人分三六九等,木分花梨紫檀。先生此言,岂不缪也。”

    田不礼,道:“百姓无德,祸害一地。官吏无德,祸害是无穷无尽的。吏有法,岂敢无德。民有德,岂会不守法。吏者,心中无德,又无法束之,便可为所欲为,难以管制。若任其放纵之,民对吏所作所为就会产生抱怨及不满。一旦,民愤高涨,便不可收拾。国家,动乱之象,皆乃吏所致。”

    赵雍见肥义不发一语,只顾埋首喝酒,问道:“大司马,你有什么意见。”

    肥义,举着酒樽,道:“君上,这里酝酿的酒,真是好酒。”

    赵雍闻言,暗自头痛,道:“大司马...你...”

    “公子...”肥义,茫然地看着众人,道:“我回答的不对。”

    赵雍,挥了挥手,道:“没事,这几坛酒,我送你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