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八章 质疑贾卢,理解贾卢,成为贾卢 (第1/3页)
“呵呵,拿来本院瞧瞧,到底什么样的文章,能让云鉴先生激动成这样?”萧提学饶有兴致地笑道,心中却颇不以为然,觉得老先生太夸张了。
他如今虽然博通五经,但当年科举时,治的便是《礼记》,也是凭此才考上庶吉士,成为翰林的。
身为此道大行家,萧提学深知,没有十年以上的苦功,写的《礼》文根本没法看。这跟才华不才华没关系,单纯就是学养还不够,没那个能力……
童生作的《礼》文,也就看个亮点,图个潜力罢了。
“东翁请看!”白胡子便将那本折页册展开在大案上。
熟悉的字迹映入眼帘,颜筋柳骨又不失个性,萧提学微微皱眉,但什么也没说,只拢须看下去。
才读数行,他抚髯之手不觉停住,吃惊地看着这篇《乡人饮酒论》,居然完全不落窠臼,让人耳目一新——
只见其开篇不直引《礼记》,却先列‘周制乡饮三礼’与‘本朝仪节’比勘:
周制——党正饮酒以正齿位,州长以考德行,乡大夫以宾贤能。
今制——唯存齿序之仪,考德、宾贤二义荡然。
复引《大明会典礼部》原文为证,非空谈义理,实乃考镜源流,此等‘以经证经’之法,已越寻常经义文藩篱。
还有件事让萧提学震惊不已,《大明会典》是弘治十五年才编成的,尚未普及。他若非当时还在翰林院,参与了部分编写工作,都未必能判断苏录的引用正确与否……
完全正确,一字不差。
这说明此人的经师水平极高,而且跟京里联系紧密……萧提学自然又想到了朱传胪,看来这孩子跟朱家关系非同一般。
再往下阅,萧提学不禁击节称奇。只见该生竟将《礼记乡饮酒义》‘明长幼’之旨,贯通了《周礼地官》‘族师掌戒令’、《尚书周书》‘彝教’之典,论曰:
‘乡饮之礼非独别尊卑,实乃周人以礼治族之枢要——由宗族孝悌而推乡党秩序,再达邦国治平。’层层剥茧,将‘履小统大’之理,置于三代制度脉络中阐释,较当下仅拘本经注疏者,识见何止深一层?!
读到后半段,萧提学已经坐不住了,他双手撑案站起来,眉头紧皱,目不转瞬。
只见考生不囿常套,条分‘今礼三敝’——仪节简化失经义,有司奉行失诚悫,士风重帖括轻礼教。末建言‘复礼三策’,引经据典直陈时务。每策皆引《周礼大宗伯》及丘濬《大学衍义补》为证,竟将经义文写成了治世良策!
读完之后,他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长叹曰:“本院写了二十年《礼》文,没想到《礼》文还可以这样写!”
他不是叹服该生经义上的水平,而是文章的内在结构实在太强了,是他从没见过的……
“是啊,往昔五经题争胜处,不过在‘引经切当、八股工整’,此卷却直接将制艺升华为‘通经致用’之实学!”白胡子老先生深以为然,两眼放光道:
“有了这样的文章,谁还敢说八股文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