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惹纨绔 > 第六章

第六章

    第六章 (第1/3页)

    天色微明,宫城的朱墙飞檐被一片阴郁的浓雾罩住。在殿外披霜等候的朝臣中,似乎有人闲聊一句,说洛京今年的冬天比往年来得早些。

    有人低声慨叹,许是诏狱冤屈太多,锦衣卫死得容易,冤魂如何安息?

    旁边几人听到此话既不反驳,也不回应,只轻叹摇头。

    不多时,今日的朝堂好像都有默契,言简意赅地回禀几件不痛不痒的事情后,戏台就很快到了康王手里。

    赵庆瑨的回报做得有条不紊,自锦衣卫抗旨开始说起。

    李魏荣当日抗旨时,拔刀指向传旨的御前侍卫。他认得这人出身名门,当时站在刀光之中仍是从容不迫,没有惧色。。

    李魏荣反倒生出几分惜才之心:“狗皇帝……”他挥刀向上一挑,御前侍卫手中的圣旨一分为二,“往日宣旨不都是让阉狗来的么?今日倒知道疼惜了?可我替他忠心耿耿十年,他却凭几句耳旁风就要冤我弃我。”

    他恨意汹涌,收回了绣春刀,惋惜地摇头道:“你是个有胆识的,可惜也是皇帝推出来替阉党去死的一颗弃子。回去告诉他,有些手段,我认,但我说过,此次那人不是锦衣卫弄死的,人不能忘恩负义之时还要倒打一耙,没这样的道理。”

    深夜,李魏荣策反一群往日最得力的一群精锐,逃出京城,突破城门时还伤了京城巡防营的人。事情传回皇宫,这等同造反的连番举动让荣和帝雷霆大怒,下旨追截及缉拿留在京城的人,随后就气昏过去。

    李魏荣乔装成商人途经莲花村要安顿,却因为一众锦衣卫实在惹眼,还带着一个蒙面女眷,气氛古怪,终于还是被村民觉察不对劲,打算去报官。

    掩饰得再好,区区几个平头百姓的打算如何瞒得住这群杀神?

    “莲花村至此遭遇屠杀,全村上下近百人口,只有母子二人逃出生天,儿臣已将人带回京城。”赵庆瑨刻意将带回来的母子放到最后说。

    他忖度荣和帝连月来因李魏荣颜面扫尽,寝食不安,太医日日到跟前送药,此时听完这样的事情,应该会大为欣慰。

    他在沉寂中微微抬眼望向台阶之上的荣和帝,不料心中一沉。

    荣和帝只是点了点头,不见丝毫解决心头大患的情绪,甚至好像在沉思什么。

    谢君乘跪在赵庆瑨身旁,和跟随追杀锦衣卫的时候一样,什么话都没说,只是安静地嵌在旁边当个装饰,由着康王发挥。

    谢君乘此时感觉到旁边有个眼神压过来,他清了清嗓子,说:“皇上,康王殿下途遇莲花村母子二人,进一步坐实李魏荣之罪,实乃天道犹存,邪不压正。臣以为,此二人应受朝廷宽待,以彰皇上仁德。”

    荣和帝当然没有拒绝的理由,应得干脆,三言两语就将事情交代下去。

    刘昆一直陪侍荣和帝身旁,此时奉上一盏茶。荣和帝不紧不慢地接过来,瞅了一眼刘昆,想起了近日听到的几桩琐事。

    而赵庆瑨本想等荣和帝给个赞赏,再乘势而上,把江澜交出来,可荣和帝这态度和气氛显然不对,正要开口。

    荣和帝往前稍倾身,目光自上而下压到谢君乘和赵庆瑨的身上:“朕听闻,你还留了个人?怎么一直还没带上来?”

    赵庆瑨顿觉被人提着衣领往前拖了一步,立刻答道:“回父皇,儿臣已将人带来,此刻候于殿外,只等父皇示下,是否要传召?”

    “那依你之见,此人留着有何用?”荣和帝缓缓问道。

    荣和帝点的人是康王,谢君乘意识到,康王瞒得紧,昨天借口落脚京郊而不进城,结果还是让人抢先一步了。

    话先从康王那里说,那完全可以看着荣和帝的态度决定怎么解释,可荣和帝先一步知道了这个事情,康王还拖一会儿没提。先后顺序一旦倒转,照皇帝的多疑性子看来,这不大不小的拖延就有欺瞒之嫌。

    所有人都知道荣和帝要端掉锦衣卫的态度,李魏荣才死,康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