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大乾女帝国事忙(一) (第2/3页)
“臣有林啸与蛮族往来的密信为证!” 秦尚书说着,便要呈上密信。
“不必了。” 萧萧月瑶挥了挥手,夜影从殿外走进,将一叠卷宗扔在秦尚书面前,“秦大人还是先看看这些吧。”
卷宗里是秦尚书与蛮族往来的书信,还有他私吞军饷的账目。秦尚书脸色煞白,浑身颤抖。
“你…… 你血口喷人!” 他指着萧萧月瑶,状若疯狂。
萧萧月瑶缓缓起身,目光扫过阶下众人:“秦大人,你勾结蛮族,私吞军饷,致使我大乾将士在北境受冻挨饿。你可知罪?”
秦尚书的党羽纷纷跪地求饶,秦尚书却兀自嘴硬:“我乃朝廷重臣,你一个女子,凭什么处置我?”
萧萧月瑶冷笑:“凭朕是大乾的皇帝,凭朕手里的玉玺,凭这万里江山的百姓!” 她顿了顿,声音斩钉截铁,“来人,将秦尚书及其党羽打入天牢,听候发落!”
侍卫上前,将秦尚书等人拖了下去。萧萧月瑶看着空荡荡的殿角,忽然感到一阵眩晕。她强撑着站稳,对众人道:“秦尚书一案,交由刑部审理。北境之事,由镇北将军全权负责。众卿还有何事启奏?”
户部尚书出列:“陛下,江北赈灾之事,还需陛下定夺。”
萧萧月瑶沉吟片刻:“朕决定亲赴江北,安抚灾民。”
“陛下不可!” 众臣异口同声地反对。
“江北灾情严重,疫病横行,陛下万金之躯,岂能冒险?” 吏部尚书忧心忡忡。
萧萧月瑶摇了摇头:“朕是大乾的皇帝,子民受难,朕岂能坐视不理?苏瑾,传旨下去,准备仪仗,三日后启程。”
三日后,萧萧月瑶带着少量随从,踏上了前往江北的路途。一路之上,满目疮痍,饿殍遍野。萧萧月瑶看着这一切,心如刀绞。
到了江北,萧萧月瑶立刻召集地方官,了解灾情。得知已有疫病发生,她当即下令设立隔离区,并命太医院的御医全力救治病患。
为了安抚灾民,萧萧月瑶亲自到灾民安置点探望。她看着那些面黄肌瘦的百姓,泪水忍不住流了下来:“乡亲们,是朕无能,让你们受苦了。朕向你们保证,一定会尽快让大家过上好日子。”
灾民们见状,纷纷跪倒在地:“陛下圣明!”
萧萧月瑶扶起一位老者:“老人家,快起来。大家都是大乾的子民,朕理应与大家同甘共苦。”
在江北的日子里,萧萧月瑶每天都忙到深夜。她不仅要处理灾情,还要处理朝中传来的各种奏折。苏瑾看着她日渐消瘦的身影,心疼不已:“陛下,您就休息一会儿吧。”
萧萧月瑶摇了摇头:“还有很多事要做,朕不能休息。”
就在这时,夜影匆匆赶来:“陛下,北境传来急报,蛮族大举入侵,镇北将军请求支援。”
萧萧月瑶接过急报,眉头紧锁:“传旨,令兵部即刻调兵三万,支援北境。另外,让户部拨款五百万两,作为军饷。”
夜影领命而去,萧萧月瑶看着窗外,喃喃自语:“蛮族,你们竟敢趁火打劫,朕定要让你们付出代价。”
在萧萧月瑶的精心治理下,江北的灾情逐渐得到控制。与此同时,北境的战事也传来捷报,镇北将军大败蛮族,凯旋而归。
萧萧月瑶决定班师回朝。临行前,江北的百姓纷纷前来送行,他们自发地在道路两旁跪了下来,高呼 “陛下圣明”。
萧萧月瑶看着这些淳朴的百姓,心中感慨万千。她知道,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回到京城,萧萧月瑶立刻召开朝会,商议战后事宜。她下令对有功将士进行封赏,同时也对在战争中牺牲的将士家属进行安抚。
朝会结束后,萧萧月瑶回到养心殿,终于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了。苏瑾为她端来一碗参汤:“陛下,您终于可以歇歇了。”
萧萧月瑶接过参汤,一饮而尽:“是啊,终于可以歇歇了。” 她看着窗外,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她相信,在自己的努力下,大乾一定会越来越繁荣昌盛。
然而,萧萧月瑶知道,她的责任还远远没有结束。大乾王朝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她必须继续努力,为子民们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夜深了,养心殿的烛火依旧亮着。萧萧月瑶又拿起了奏折,开始了她新的工作。她知道,作为大乾的女帝,她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不辜负子民们的期望。
江南的梅雨浸透朱漆宫墙时,萧月瑶正对着两淮盐运司的账册蹙眉。案头堆叠的黄册已积了半寸灰,苏瑾刚用银箸挑亮灯芯,便见女帝指节在 “盐引私售” 四个字上反复摩挲。
“传户部侍郎周显。” 她忽然开口,朱砂笔在账册上圈出一串可疑的数字,墨迹透过纸背洇成暗红。
周显进殿时,官靴上还沾着宫外的泥泞。他跪倒在地,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