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命师从三皇五帝到末代皇帝 > 第七章:玄玉血痕-颛顼的知情与权衡

第七章:玄玉血痕-颛顼的知情与权衡

    第七章:玄玉血痕-颛顼的知情与权衡 (第3/3页)

中必然存在灰色地带的认知和容忍度。

    他抬手拂过案上的一卷木牍,那上面记录着各地官吏的任免,指尖划过一个刻痕时稍作停顿,仿佛在掂量着什么,随即又移开,仿佛那些小吏的贪腐不过是阳光下的一点尘埃,不值得过多关注。

    他再次看向虚空,仿佛在重申自己的信念,也像是在说服自己:“'绝地天通',非为一己之权柄!

    是为结束'民渎于祀'之混沌,是为杜绝'血食'(人祭)之惨绝人寰!

    是为使神归其位,不受亵渎;人安其业,不惑于神!

    上下有序,方为太平根基!“

    他的声音渐渐激昂,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欲行此大政,必承重垢!

    去沉疴需用猛药,整肃乱世必施严刑!

    黎所为,纵有过处,予自知!

    然其功,在千秋!

    些许浊流,岂能撼动清流涤荡天下之大势!“

    在楚易观的眼中,颛顼腰间那枚象征无上权柄的玄色玉钺,此刻仿佛被一层无形的、洗刷不掉的血痕所浸染,幽幽地散发着冷酷的光泽。

    那玉钺上的纹路在微光中扭曲,像是无数冤魂的嘶吼,又像是历史车轮碾压过的痕迹,冰冷而沉重。

    楚易观沉默地倾听着,将颛顼的每一句回应,连同他说话时的神态、语气,都精准无比地刻印在记忆深处,留待葫中境归档。

    他看到颛顼说话时,喉结微微滚动,看到他目光扫过那些古老契刻时的复杂情绪,看到他提及“千秋之功“时眼中闪烁的光芒,那些细节如同散落的珠子,在他心中串成一条清晰的脉络。

    他剖析着这番话语背后的多重含义:宏大目标的正义性(尤其根除人祭),对黎铁血手段的认可与必要性辩护,对改革必然代价的清醒认知与容忍,以及对官僚体系初期腐败的相对轻视(视其为可控的“小腐“)。

    最终判断在楚易观心中成型:“帝非不知污秽,乃知而难避,更有所抉择。

    血污其手,心向高台。

    然高台之基,亦以血污之石垒就乎?“

    颛顼的复杂人性——理想主义者的大愿与政治家的冷酷实用,在此刻袒露无遗。

    改革的车轮碾过之处,血痕斑斑,而掌舵者,正冷静地权衡着每一滴血的“价值“。

    楚易观看着颛顼转身离去的背影,那背影在土屋的阴影里显得格外高大,又格外孤寂,兽皮的下摆扫过地面的尘土,留下一道浅浅的痕迹,如同他在历史上留下的印记,深刻而复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