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如歌:新疆石河记忆 > 第四章 百团纳新(1)

第四章 百团纳新(1)

    第四章 百团纳新(1) (第1/3页)

    时光悠然,酷热的9月悄然过去,转眼便迎来10月。10月一开篇,便是国庆7天长假。新疆是旅游的好去处,不少内地学生兴趣盎然,一放假便跨个双肩包,或者拉个行李箱,四处旅游去了。家在新疆的部分同学,也选择回老家“啃老”几天。留在学校过节的也不少,但整体看,学校的热闹氛围,还是远远不及平时。

    我们宿舍有三个新疆人,但大家都没选择回去。一来,觉得只有7天假期,路上还要花时间,没必要来回折腾;二来,觉得石河虽然只是个3-4小城市,但鉴于周围还有一些可逛可玩的景点,因此也不妨利用国庆节,四处走走看看。于是这个国庆长假,我们宿舍6人难得有了一次四处溜达的机会。

    石河地处新疆腹地,位于天山北麓中段,地势平坦,温度适宜,是一块绝佳的风水宝地。玛纳斯河、宁家河、金沟河、大南沟、巴音沟河等河流绕城而过,“戈壁明珠”的称号便由此而来。

    新疆的地区划分不同于内地,不以村、镇为单位,而是保留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称号,称呼为农八师、农六师、109团、130团等等。石河曾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总部所在地,后总部迁至乌鲁木齐。

    新疆以天山山脉为界,天山以南属于南疆,天山以北属于北疆。除了气候上的差异,在文化和民族风情上,也有比较大的区别。北疆受游牧民族影响较大,民族主要以哈萨克族和蒙古族为主,有较为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农牧业,经济相对发达;南疆则以维吾尔族为主,保留了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民族风情,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石河属于北疆。

    不同于其他地方,以少数民族为主,石河却是以汉族人为主的多民族杂居的城市。其中,外来人口主要来自甘肃、河南、四川等地——这也是为何大部分内地学生并没有异域的陌生感,反而有种见到家乡人的亲切感。而饮食方面,能很轻松地找到各自味蕾的共鸣点,也便可以理解了。

    整个市区面积不算大,大约只有200多平方公里,如果算上下辖的几个街道和县镇,面积能到460平方公里。不过,跟中东部地区的城市相比,石河市区还是太小了。但俗话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石河市的各级行政单位也很完善,公园、博物馆、超市、商场等也应有尽有。

    石河市总人口不过56万,而石河大学总人数(包含教职工和学生)便达到了3万余人,占了全市的5%。可见学校对石河人口的巨大影响。

    从地图上看,整个市区以石河大学为中心,向四周蔓延开来。围绕石河大学的这一片,基本算是最热闹、最繁华的市中心地带了。

    沿着中区一直往西走,大约10分钟,能到市中心的“绿心公园”。绿心广场公园占地20多公顷,由东西南北四部分组成:东西两侧为园林绿地,南侧由绿地和工人文化宫组成,北侧则为供人游憩、散步的绿心广场。石河市对王政将军的丰功伟绩感念有加,在绿心广场立有一尊3米高的王政将军全身铜像,周围还有几座纪念兵团垦荒精神的劳动雕塑。

    绿心广场北侧正对着东西双向车道的马路,马路对面则是军垦博物馆。军垦博物馆是一座典型的仿苏式建筑,占地4千多平米,建筑面积近万平方米。是唯一一座以“屯垦戍边”为主题的国家级博物馆,里面存放有大量屯垦戍边相关的历史资料和文物。

    馆前摆放着两台淘汰下来的旧时直升机,一台绿色,一台白色。风吹日晒、雨淋雪化之下,早已不复当年荣光,显出老态龙钟和锈迹斑驳。

    进到馆内,沿着规划好的弧形动线,便能看到更多关于王政及其他党员干部发扬革命精神,发动兵团力量,开垦新疆,造福子孙的更多史料及实物。

    绿心公园往南两百米,则是中国首个以诗人名字命名的博物馆——艾青诗歌馆,馆内展示了大量关于艾青的手稿、遗物、诗歌作品以及图文影像等。在石河待了15年,艾青也在多部作品中,表达了对石河深沉的爱。

    军垦博物馆往西200米,有一家两层楼的沃尔玛超市,算是本市最大的超市了。

    沿着超市往北走大约500米,然后再往西走200米,便能看到一条东西向的,长度约有1公里的商业步行街,里面卖各种生活用品及美食、玩具等。

    此前,我对新疆知之甚少,加上道听途说,难免对新疆形成“落后”的刻板印象。结果大一上学期,我的“三观”便被彻底颠覆。比如上面提到的商业步行街,你可以同步买到内地新晋流行的潮流款式衣服、鞋帽、玩具等,其迅捷程度,甚至比我河北的县城老家还要快上几分。

    就当地的物价而言,这条商业街的东西卖得都不算贵,10元一条裤子,20元一件外套,30元一双鞋子,只要你有需要,都能尽数在这里找到。如果嫌东西贵,还能跟老板讨价还价一番。当然,因为价格足够便宜,质量难免参差不齐,穿三五次坏掉、或者需要缝补的情况时有发生。不过价格在那里摆着,即便穿坏了也不会很心疼。大学三年,我的衣服、鞋子之类基本都在这里买的。

    出了市区,往西有桃源旅游区,往南有南山风景区、“将军山”军垦文化旅游区,往北有北湖旅游风景区、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驼铃梦坡沙漠生态景区,往东有玛河公园。石河被四周美景环抱,实在是不可多得的旅游胜地。

    石河市的发展只能说一般,市中心和大学四周的高楼稍微多一些,但越往四周去,建筑越低矮,且老旧明显。石河市东有开发区,但尚处于建设阶段,人烟较为稀少。假如以市中心为原点,沿着任意方向走上半个小时,随着建筑越来越稀疏低矮,你的心理落差也会越来越大,忍不住会有类似“从‘繁华的都市’走到‘荒无人烟的乡村’”之感。

    当然,这丝毫不影响我们的心情。因为日日生活在象牙塔里,学校几乎什么都不缺,所以我们并不会对周围的城市感到嫌弃。不过3个家在新疆的舍友对石河却颇有微词,尤其是家在哈密的老脏。老脏自认为哈密是疆内比较富裕的地方,因此对石河的落后与“破败”颇有怨言,常常后悔来这里上学。不过随着时间日久,逐渐习惯以后,也便认了命。

    逛街、吃喝、上网、睡大觉,在尽情放纵之下,十一七天长假很快便过去了。接着,便迎来学校一年一度的“百团纳新”盛会。

    所谓“百团纳新”,即近百个由学生组成的各类社团开展新人招募活动。这是学校鼓励的第二类合法摆摊集会活动,地点也是在运泽食府至科技一条街区域,时间从10月10日开始,一直持续到10月17日结束,年年如此。

    在这一周内,各社团可尽情摇旗呐喊,通过张贴海报、拉横幅、摆放易拉宝等各类形式,开展招募新成员活动。

    学校各类社团通常由大二至大四的学生组织和开办,并由其担任社长。由于大四面临实习和就业,总体来看,近百个社团当中,80%-90%都是大二或大三学生为主要负责人。

    10月10日上午9点多钟,科技一条街已经陆续出现不少张贴海报、摆放桌子及印发各类宣传物料的学生身影了。为了争抢生源,很多社团提前好几天去打印店制作各类宣传物料。因为印刷量大,需求旺盛,从10月1日开始,科技一条街上几个打印店的机器便几乎没停过。制作宣传物料的人忙忙碌碌,一个人前脚进、另一个人后脚出,手里或端或捧着各类海报、宣传单页等物料,脸上或焦虑或挂着笑意,都期待着接下来的“百团纳新”,能够满载而归。

    大学专业不同,课程安排也大相径庭,有课没课看不出一点规律,反正总有一些人在教室上课,总有一些人在宿舍或校园里无所事事就对了。

    面对“百团纳新”这个重要的事情,很多没课的同学,活动首日一大早便开始准备社团纳新活动了,至中午吃饭时,科技一条街已经聚集了不少人。到下午6点至9点,则是社团纳新的黄金时间。这时候人流量最大,各社团也严阵以待,拿出全部的热情,吆喝声、交谈声、分发宣传物料的嘈杂声等响成一片,大家铆足了劲儿,只为给社团招揽更多新人。

    我和老脏一行人吃完晚饭,便跟着人流涌到科技一条街,看看都有哪些社团,以及自己是否感兴趣。

    第一次参与这样的活动,不免被眼前热闹的阵仗所震惊:只见道路两边全是用课桌当摊位的各类社团,远远看去,有近百米远。社团种类有很多,基本上大家能想到的这里都有,学生会、棋艺社、读书社、绘画社、写作社、诗歌学社、演讲社、英语角、街舞社、游戏竞技社、旅游社、瑜伽社、毛思学社、戏剧社、电影学社、园艺社等等,数不胜数。有专注垂直领域的,比如篮球社、足球社等,也有包罗万象的,比如文艺社团就比较宽泛,可以排练舞蹈、演话剧,也可以唱歌、玩乐器。

    有的摊位铺着打印好的宣传桌布,用夸张的字体和醒目的色彩,宣传着社团理念;有的摊位旁边放着几个易拉宝,写着社团介绍及纳新要求,两边还有社团成员的集体合影做衬托;有的摊位放着一堆宣传单页,也不管同学感不感兴趣,逢人便上前递一张;有的摊位放着一台音响,两个穿着宽松衣服的男生随着音乐节拍,在旁边的空地上,兴奋地跳起街舞,引来不少同学围观;有的摊位坐着文静的女生弹吉他,旁边的男生主唱,用深情又带有磁性的嗓音,唱起一首水木年华的民谣,瞬间吸引不少男女生驻足;有的摊位旁边则摆上1个瑜伽垫,一位身体柔软的女生,跟着轻柔的音乐,时而收紧身体、时而舒缓肌肉,优美的曲线,稳定的动作,吸引了不少女同学的关注——当然,也有不少男同学站在跟前,对表演的女生评头论足,窃窃私语一番;还有的摊位,则声称现场可以免费为学弟学们画素描画像,并趁机吸引对绘画感兴趣同学的注意……

    置身其中,你仿佛置身繁华的艺术街区,并迫切希望自己能成为其中的一员。

    每个社团都有一套自己的宣传手段,从各社团忙碌的身影来看,效果似乎很不错,尤其是街舞、音乐、游戏竞技、篮球等社团,其做登记的花名册,一行接着一行。

    当然,现场这些还不是全部,有些“清高”或小众的社团只在各区食堂前的公告栏里贴一张介绍单页,上面写上社团名称、招收要求及电话号码,便等着“愿者上钩”了。而这样的社团也不在少数,比如校报记者团、校报编辑部、校友会,以及减肥社、情感疗养社等。

    所谓“百团纳新”,纵然只是虚词,但也能看出社团活动的丰富多彩。

    大部分社团都有名额限制,有的对新生要求不高,只看报名的先后顺序,先到先得;有的则要看表现,即便报了名,也可能面临淘汰的命运。不少社团会优中选优,对成员进行考核,或笔试或面试,或先入社观察一段时间,觉得不合适就辞退。

    而作为入社的新人,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一个或多个社团,只要自己精力够用,你报10个8个,也没人拦你。

    我跟其他大一新生一样,头一次见到如此壮观的场面,算是开了眼界;同时,也对加入其中一个或几个社团,充满了期待。

    如果没有找到自己心仪的社团,怎么办呢?

    别急,学校还支持学生申请开办社团——只要社员人数不少于5人,就可以到校委会进行登记,登记3天后,就可以正式开团纳新了。

    王文彬和老脏觉得挺新鲜,也想过一把自己当社长的瘾,于是按照开办社团的要求,各自召集到同班5-6人,兴冲冲地跑到校委会登记。他们以为登记流程很简单,结果第一次去,便碰了一鼻子灰。

    王文彬想办一个笑话社团,按照要求写了说明,并且手绘了社团徽标,结果却被当场打回来。校委会解释称,笑话社团没意义。

    王文彬只好回来改,笑话不行,不如叫“讲演社”。隔天又急急忙忙跑过去,结果又被质疑:“跟演讲社有什么区别?”

    “演讲社以演讲为主,而我们是讲、演结合,类似话剧或情景剧。”

    “那跟话剧社、戏剧社、表演社等,有什么区别?”

    连环三问下,王文彬又哑口无言。折腾了两次,王文彬觉得没劲,只好放弃办社团的念头。

    老脏则聪明多了。他原想办一个交友(泡妞)社团,有了王文彬的前车之鉴,老脏决定改叫“互助社团”,具体解释的时候,便说:“开办该社团的目的,旨在为需要互相帮扶的成员提供一个桥梁,让大家彼此监督,互相学习和进步。我们将围绕学习、生活、运动、兴趣爱好等几大方面开展互助……”

    没想到这么一解释,校委会竟然当场通过了,这让王文彬既惊讶又羡慕。

    三天后,老脏的“互助社团”,顺利成团,并开始在科技一条街上圈出一块地,开始大摇大摆地招揽新人入社。

    因为社团主打交友,老脏除了现场吆喝,鼓动同班的同学加入,还积极通过网聊同校学生、转介绍等方式,积极纳新。至纳新活动结束时,竟然招了20多个成员。这可把老脏得意坏了,也让王文彬嫉妒坏了。

    眼见老脏成了,自己没成,王文彬多少有点脸上没面子,但也不想错过广交异性朋友的契机。因此,在老脏的建议下,王文彬便也正式入社,并申请当了副社长。

    因为是亲自开办的社团,自己又当社长,老脏的积极性很高,隔三差五地组织大家聚会,周末还组织大家去公园或景区玩。因为人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