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如歌:新疆石河记忆 > 第四章 百团纳新(2)

第四章 百团纳新(2)

    第四章 百团纳新(2) (第1/3页)

    11月中的某个下午,包括我在内,共有7人接到校报编辑部周老师的电话,邀请大家晚上7点整,到中区行政楼三楼307室-校报办公室集合。

    我提前一刻钟,来到307室门口。见门亮着一条缝,我礼貌地敲下门,听到一声“请进”,便轻轻地推门而入。

    正对门的工位上,坐着一位皮肤白净、身材微胖,穿着条纹T恤的短发男老师,正在噼里啪啦地敲着键盘。他对面是一位略显瘦削,发际线轻微后移,带着一副黑色圆框近视镜、穿着浅蓝色polo衫,年龄约莫35岁上下的中年男老师,也在伏案工作。

    我无法分辨哪位是周老师,便随机冲着其中一个问到:“请问,周老师是哪位?”

    “我就是。”身材瘦削的男老师短暂停下手上的工作,抬起头,侧着脸看向我。

    “您好,我是来校报记者团报到的。”

    “你叫?”

    “苏阳。”

    “奥,对,对。你先坐一下,等等其他同学。”周老师转动座椅,双手自然地垂到膝盖上,然后伸出右手,微笑着示意我坐到靠墙的长条沙发上。

    顺着周老师手指的方向,我这才发现沙发上已经坐了两男一女三位同学——看来,这几位也是来校报记者团报到的。

    三人的长相都比较普通,其中一个梳着分头的男生,在办公室四下张望,表情木讷;一个带着鸭舌帽的男生皮肤有点黑,但眼睛很机灵,举止自然,休息的间隙,还隔三差五跟周老师闲聊;另一个瓜子脸女生也有些拘谨,咬着嘴唇不敢说话,她的五官很端庄,脸上有不少青春痘,头发乌黑得十分健康。

    办公室不算大,大约30平左右。南北走向,门朝北开,向南是两扇宽大的米字格玻璃窗。紧挨着窗户的位置有四个工位,两两相对,工位和工位之间用硬木板隔开。工位上摆满了台式电脑、键鼠、文件夹、报纸以及相框、小台历、水仙花、紫藤等私人物品。每个工位都满满当当,又各具特色,两位男老师的工位,乱中有序;另外两个空着的工位,则多了一些口红、润肤霜、镜子、粉色玩偶等女性化特征明显的摆设——应该是两位女老师。

    门口旁边的北墙上,摆放有一排四人座沙发,以及一个单人沙发。沙发上面,则有一幅棕色木框装裱的书法字画,上书:“春华秋实”四个大字,另有几面获奖锦旗分列左右。整体看,既有忙碌的办公氛围,又充满随性的自然生活气息。

    大约10分钟后,又有4位同学(两男两女)陆续进屋落座。因为沙发位置有限,周老师便让两位女生暂时坐在没人的工位上。

    “人都到齐了,咱们开个小会吧。”周老师将电脑屏幕切换到桌面,然后转动座椅,面向大家。

    “简单做个自我介绍,我叫周宏斌,是校报办公室的主任,也是咱们校报记者团的负责人,大家叫我周老师就行。”周老师顿了顿,指着工位对面的男老师,继续说道,“这位是副主任——陈永波,陈老师,他同时也是校报编辑部的负责人。”

    “大家好。”陈老师站起身,礼貌地跟大家打声招呼,便继续坐回电脑前打字。

    “我们校报办公室两个部门,今年都进了不少新人。编辑部3人,算上老人,目前共有6个人;咱们记者团新进了4人,算上老人,总共是7人。”周老师继续说。

    “本来打算和校报编辑部一起搞个新成员欢迎仪式,但他们部门临时有事情。等下次吧,下次有机会,再一起搞个联谊活动。”

    “百团纳新结束快两个月了,咱们才开第一次会,实在有点对不住大家,最近实在是太忙了。”周老师抱歉道。

    “今天呢,也没什么重要的安排,就是大家见个面,互相认识一下,下周开始,我们便要陆续开展校园采访工作了——新加入的小伙伴也不用担心,我和小组长会帮助大家的。”周老师用手指一下坐在沙发上带鸭舌帽的男生,男生站起身,顺势微笑着接话说:“我能力有限,不过会尽力而为!”

    “不管大家以前没有做过采访,写过稿子,只要大家用心,以后有的是锻炼机会。”周老师继续补充说。

    原本大家多少有些紧张,但听周老师这么一说,不禁松了一口气。

    “大家互相介绍一下吧,彼此认识认识。”周老师笑着说道。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人敢起这个头。

    “作为小组长,我就先起头,打个样吧!”鸭舌帽男生“腾”的一下从沙发上站起来,把两边的人吓了一跳。

    他摘下帽子,自我介绍说:“大家好,我叫李明哲,大三数学系数学专业,我大一就加入了,算是记者团铁打的老人了!大家以后有什么事情,可以随时找我,不管是采访相关,还是学习上、生活上的,来者不拒!也希望咱们一起努力,共同把记者团做大做强!”

    一阵掌声响起,李明哲重新戴上帽子,满脸笑意地坐回沙发。

    坐在旁边表情木讷的男生,在李明哲胳膊肘的撺掇之下,只好站起来:“我叫宋威龙,大一计算机系计算机专业。”说完这一句话,宋威龙便沉默着坐下去,大家只好象征性地给以掌声。

    “我叫曹文婷,大一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专业,爱好游泳、唱歌,很高兴认识大家。”曹文婷挨着宋威龙坐下去,接着便轮到我。

    “我叫苏阳,大一高教学院应用化学专业,爱好写作、唱歌,希望以后互相学习交流,共同进步,谢谢大家。”

    听到“写作”两字,周老师不禁眼睛一亮,同时李明哲以及其他几位同学,也纷纷看向我,好像我是什么稀罕物,这反应不禁使我有一丝惴惴不安。好在“爱好写作”并不是我的专长,剩下几位同学,也都提到了“爱好写作”“爱好阅读”“爱好文学”之类的字眼——自然,进记者团不喜欢写作,才是让人吃惊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