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苦尽甘来 (第2/3页)
分同学,似乎更喜欢追求学习之外的事情,比如谈恋爱,比如勤工俭学,抑或吃喝玩乐。
不过,总有一些如我一般的“书呆子”,在其他方面没有建树或者不屑于“享受”青春,便只能在书本里寻找成就感。而在学习上想跟我一争高下的,是来自湖北的孙喆。
孙喆下颚有点凸,脸上也不光滑,侧面看,很像“北京原人”,跟一群朝气蓬勃的大学生站在一起,显得格格不入。孙喆喜欢留寸头,因为脸圆,带上圆框近视镜,倒有几分教书匠的气质。他为人孤僻,话不多,爱书本胜于其他,学习成绩在班里不差。但可能是运气稍差的缘故,每每考试,总落后我一名。
第一学期期末他比我少10分;第二学期期中考试,他的分数仍没我高,但只差6分;到期末的时候,我俩的差距缩小到5分。
为了超过我,孙喆私底下花了不少功夫。而他之所以如此发奋图强,有一点原因必须要提一下:入学时,班主任开会讲,我们学院每个专业、每年有1-2个名额可以直升本科。这意味着,原本是专科文凭的我们,有机会和本科学生一样,最终带着本科毕业证和学士学位光荣毕业。
这对一些追求上进的同学来说,无疑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很多内地学生不远千里,来新疆石河这么偏僻的地方上学,心里都憋了一股劲儿,都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证明给其他人看。假如能够直升本,那么无异于上帝在关上本科大门的时候,给大家留了一扇通往梦想的窗户。假如自己成为那么幸运儿,不仅自己的命运会被改写,这段经历也必将成为人生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
当然,对大部分同学来说,自打入校门的一刻,“认命”的念头便种下了,而一旦懒散下来,并且被大学校园松散的环境所“豢养”,学习的热情和斗志便再难激发了。而我和孙喆,似乎是其中的异类。
对我来说,大一之所以这么努力,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直升本”的机会——能圆本科梦,从而弥补高考的遗憾,谁不想呢。
“直升本”仿佛一座灯塔,因为心里有光,我知道自己的方向。可一旦灯塔熄灭,随之熄灭的便是我火热的心。而这样的遗憾也终于在大二一开学的班会上,被班主任卢老师亲口说出——学校正式取消了高教学院“直升本”的名额,从此以后,再无直升本。我们将与曾经追逐的美梦说拜拜了。
随着“直升本”希望的幻灭,大二开始,我便逐渐沉沦下去,学业开始每况余下。不过,在彻底堕落之前,我整个人仍有昂扬的激情。
这样的精神状态,也为我赢得了不少荣誉,比如“励志奖学金”。
学院有励志奖学金,我是有所耳闻的。然而绝不会想到,这样的好事会落在自己头上。因为竞争很激烈,成绩好未必代表一切。奖学金是跟三好学生绑定的——是的,大学也有三好学生,虽然是走个形式,通常会在班级前三名里面挑选。不出意外的话,一般都会给到学习最好的第一名。
即便我是专业第一名,但谁也不敢打包票说,我一定可以拿励志奖学金,连班主任都不能保证。他只能向学院推荐,至于给不给,给哪个同学,最后还得学院拍板。
大二一开学,卢老师便单独找班级一二名——即我和孙喆,进行了单独谈话。要求我们每人各要写一份励志奖学金自荐材料,包括个人情况、考试成绩、兴趣爱好、参加了哪些社团活动,取得了什么成绩等等,不一而足。然后,老师便提交给学院领导,由学院领导做最终的裁定。
卢老师管着一个大班,三个专业,因此要收集完6份自荐材料,然后再汇总递交给学院。评定工作从9月上旬开始,持续了大约1个月时间。
等待结果的这段时间,对我无疑成了煎熬。一来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拿到奖学金,二来不知道奖学金会有多少。之前听老王说,本科学院的奖学金一般是1万-1万5千元左右,但不清楚高教学院情况。不知道哪里来的笃定,我总觉得至少得有8千-1万元。于是,闲来无事的时候,便开始憧憬着,假如能获奖,拿到这些钱之后做什么。买电脑、相机、换个高级点的手机等等念想,全部在我脑海过了一遍。
而忐忑无数个日夜之后,宣布结果的日子总算来了。10月初的一个周五晚上,卢老师把我们6个人叫到办公室,每个人都发一张紫色封套的《三好学生》证,上面贴着每个人的照片,并有学校的红色印章。接着,便简短地宣布了获得励志奖学金的人选,不出意外,三个人都是专业第一名——而我,也是其中之一。
不过,奖学金的具体金额,我却猜错了,不是梦想中的8千-1万元,而仅有3500元。也许是期待过高,对于这个结果,我竟然有些小失望。然而转念一想,有总比没有强。虽然不是梦想中的“巨款”,但这些钱买一台差不多的台式电脑、以及卡片相机啥的已经绰绰有余了。
针对三好学生和奖学金获得者,本科学院通常会专门搞一场典礼,尤其要表扬一下获得奖学金的优秀典型,现场更会通过赠送印有奖学金金额的KT版,以及获奖证书,来凸显奖金的分量。
高教学院有三好学生表彰大会,但励志奖学金表彰这一项却没有——也许是觉得奖金太少没必要。获奖的同学全部通过银行转账的方式,把奖金兑换成了银行卡里的一串数字。
对我而言,有没有形式无所谓,是不是现金也没关系,只要钱是实实在在的就OK。奖金下发当天,我便收到了手机短信提醒,显示我的银行卡里收到3500元转账。
奖金到手,我兴奋无比。对于尚未真正学会挣钱的我来说,这3500元无疑是一笔“巨款”,相比勤工俭学挣得那三五百元,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因为不愿意李叔再“接济”(隐隐中,总觉得这是人情债,迟早要还,因此每到月底,李叔要给我50元生活费的时候,我总要推辞一番),这次得了励志奖学金,我推辞的更加理直气壮一些。然而,这似乎并没有阻止李叔继续给钱的举动。仿佛这是他的一个承诺,是承诺就要践行到底,而不管中间发生怎样的变故。
对于李叔的执着,我颇为不解,但也不好意思深究。既然李叔坚持要给,我又推脱不得,便只好再次勉为其难地收下。而这种收下,一旦变成了惯,便再难拒绝。
对于这3500元励志奖学金的分配,我有过一丝犹豫。因为我的倔强,不想一直靠家里花钱。所以于大一上学期申请了助学贷款,累计三年,共计9900元,希望毕业后靠自己打工,慢慢把钱还上。当面对这天降的3500元时,我忽然不知道应该优先满足自己的私欲,买一些即时享受的商品,还是提前还一部分助学贷款。
满足自己私欲的好处在于,可以让大学时光更有趣一些,无论是电脑,相机,还是其他什么东西,都会成为大学的美好陪伴;而提前还贷款的好处在于,毕业后打工还钱的压力会减轻不少——07-09年那会,应届本科毕业生的月薪起薪通常在1000元左右,这还是北京等一线大城市待遇,而专科的起薪只会更低。近1万元的贷款,我至少需要打工10个月,才能还完,如果考虑生活成本,可能得一年半左右。
此外,还有一点需要考虑的是,为了督促学生还清贷款,学校不给发毕业证,只给半张A4打印的“毕业证明”,既廉价又显得不正式。虽然毕业证书可以在教育系统查到,但毕业证原件还是很重要的,因为企业招聘往往会看原件。你给半张A4“毕业证明”,说因为贷款没还完,所以没有毕业证,多少会有些没面子。
同时,又考虑家里亲人的不易:奶奶多病,加上年纪越来越大,经常需要看医生,虽然每次花钱不多,但日积月累下来,开销也逐渐变大。为了照顾奶奶,父母牺牲也很大,尤其是母亲。从孝道出发,我似乎更应该选择提前还贷款。然而,经过近两天的内心挣扎,最终还是情感战胜了理智——我选择了“先享受”,毕业后的事情,就等毕业再说吧。
做好了决定,我便筹划着怎么花这笔钱。电脑肯定是第一位的,如果还有富余,便再考虑买其他东西,比如相机之类。
把买电脑或相机的想法跟舍友一商量,大家便开始七嘴八舌。虽然没什么建设性的意见,但也收获了不少买电脑或相机相关的知识,比如什么品牌的好,价格多少合适,如果是电脑,要买牌子货、或组装什么配置等等。可即便我同意大家的意见,还是不知道去哪儿买,以及如何针对性选购——对石河的电脑城不熟悉,也不知道哪个店铺靠谱,会不会被坑。
这时老王和老脏的优势便凸显出来了。
老王家里有电脑,加上自己也爱琢磨,所以对如何选购很有一套经验。老王本打算过两月再出手,结果听说我有同样想法,当即决定和我一起购买。最近,老王去电脑城看电脑,恰巧碰到了熟面孔——竟然是高中同学。周末一到,老王便带我一起去他高中同学的电脑门店。
老王买电脑并不是为了学习,而是为了玩游戏——实际上,这是绝大多数大学生买电脑的主要原因。玩游戏对显卡要求比较高,尤其是大型单机游戏,往往需要独显。至于网游,就没那么高要求了,特效不全开的话,集成显卡也能基本满足需求。根据2800元的预算,老王组装了一台配置还不错的电脑主机。我对电脑的要求不算高,能看电影、做设计、偶尔玩玩游戏就行。于是老王建议说,不如跟他买一样的。我点点头。
电脑只有主机可不行,还得有显示器。当时一台液晶显示器不便宜,要上千元。而大屁股的显示器却不值钱,电脑门店的角落里就摆了几十台网吧淘汰下来的“大屁股”,无人问津地任其落灰。“大屁股”除了重一些,搬起来不方便,但显示性能其实不差,对我们来说,也足够用。老王高中同学说,如果想要,可以便宜卖给我们。于是我们又各自花200元,从一堆大屁股显示器里,挑了两个看起来还算新的。
等老王同学把主机按照对应的显卡、电源、硬盘、内存、CPU等各种配件组装好之后,便开始现场安装操作系统,等一切妥当,我们便一手交钱,一手拿货,美滋滋地连抱带提,将两套电脑带回了学校。
一个周末的时间,奖学金便只剩下500元了,我不免生出“钱不经花”的感慨。当然,因为挣起来相对“容易”,因此花出去的时候,其实也没那么心疼。
老脏知道我买电脑花了3千元,于是便打起了余下500元的主意。
因为时不时搞一些小生意,除了卖手机,老脏也会倒卖一些相机、MP3、MP4、优盘之类的东西。最近他生意上的伙伴,刚从别人那里收购了一台佳能S80相机,便撺掇我去看一看。
相机本来也我的愿望清单上,如今排首位的电脑已经划掉,接下来如果能完成第二个愿望,自然再好不过。不过考虑市面上相机的价格,我多少还是有些犹豫。
“要是超过500,我就不买了。”一开口我便说出了自己的价格上限。
“啊囊死给!你出的价,我哥们收都收不来!”,老脏听完,差点噎死。
“那算了,等以后有合适的再说吧。”
“别呀!这样,先带你去看看,说不定有商量的余地;实在不行,看看也不耽误事。”老脏继续怂恿道。
“这会都晚上8点了,要不明天中午或下午下课再过去吧。”看一眼手机,我发现时间已经不早了。
“人家本来打算明天就出手的,明天过去指定来不及了!”老脏有点着急,不知道他是真为我着想,还是有自己的小算盘。
“那行吧。你哥们在哪?远不远?”
“不远,就在北区西边,15分钟就到了。”
穿好衣服,沿着校园明亮的路灯,我和老脏并肩往北区的方向走。穿过科技一条街,再穿过马路,然后转身往西,走到第二个路口,然后又往北……过了几个弯,我已经记不清了,只把老脏当做了最可信赖的向导。
走出校园的时候,路面便没有那么亮了,路灯昏昏暗暗,马路上车也不多,周围变得异常安静,安静的甚至有点吓人——不担心老脏把我“拐走”,却担心冷不丁遇到什么坏人。
“还多远呀?黑灯瞎火的。”我有点着急。
“哎呀,着啥急呀,马上就到了!”老脏叼着烟,烟头的亮光飘来荡去,在黑夜里忽明忽暗,仿佛一朵小小的幽灵。这时,老脏的电话忽然响了。
“喂,马上到,马上到,再等5分钟撒!”挂断了电话,老脏便加快了脚步,我也紧跟节奏。
转个弯,来到一条大马路上,远远看到路边有几家亮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