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穿越之面包师的清晨 (第3/3页)
、坏掉的面粉和芒果钱,剩下的数字比我这个月的底薪还少。她拿起根我早上搓得像油条的法棍,咬了一大口,眼睛突然亮起来:“林姐,今天的面包有股特别的味道!比昨天的好吃!“
“什么味道?“ 我脱口而出。
“努力的味道。“ 她笑得露出两颗小虎牙,“我妈说的,努力过的东西,味道都不一样。“
夕阳落在她睫毛上,金闪闪的像撒了把糖。我低头看自己的手,面粉嵌在指甲缝里,虎口的伤疤隐隐作痛,指尖还残留着芒果的酸甜。
这双手今天揉过面团,挤过奶油,切过芒果,捡过碎片,它们做的面包可能不够漂亮,却实实在在地填饱了几个人的肚子。就像我的嘴,虽然每天说着违心的话,却也靠着它签下过几个单子,给家里寄过几次钱。
后颈的麻意再次袭来时,我正在拖地。拖把撞到墙角的瞬间,草莓围裙突然变成了皱巴巴的衬衫,鼻腔里的黄油香被烧烤摊的油烟取代。我还躺在自己的沙发上,手机屏幕亮着,推送消息来自 “发酵时光“:“今日特供:形状潦草但心意满满的 ' 意外之喜 ' 面包,限购一个。“
清晨的匆忙与甜
点开图片,那根歪歪扭扭的法棍正躺在玻璃柜里,像在冲我眨眼睛。我抬手闻了闻,掌心竟真的飘着股淡淡的黄油味。
手机突然震动,是王总监的消息:“李姐的别墅看完了,她说你推荐的户型不错,明天再带她老公去看看。“ 我盯着屏幕笑了笑,起身去洗泡面碗。水池里的泡沫沾到手上,滑溜溜的,有点像今天揉过的面团。
窗外的霓虹灯又亮了,“发酵时光“ 的暖黄灯光在夜色里格外显眼。我突然想去买根法棍,不是因为饿,就是想尝尝那 “努力的味道“ 到底是什么样。或许就像这生活,有时焦了,有时甜了,有时酸了,但只要是自己亲手做的,就总有它独特的滋味。
第二天早上是被楼下包子铺的蒸笼声吵醒的。我盯着天花板上那道裂缝发了会儿呆,突然想起林小满虎口的伤疤,下意识摸了摸自己的手 —— 指节处的硬茧还在,只是不知为何,总觉得指尖沾着点若有似无的面粉香。
爬起来找衣服时,发现昨天那件皱巴巴的衬衫被叠得整整齐齐,领口的咖啡渍居然淡了不少。我对着镜子系领带,打了个歪歪扭扭的结,突然想起给面包装袋时折的边角,忍不住笑出了声。
以前总觉得系领带是最麻烦的事,现在倒觉得,至少不用每天洗沾着黄油的围裙。
出门时路过 “发酵时光“,林小满正站在门口摆招牌,草莓围裙在晨光里亮得晃眼。她抬头看见我,居然笑着挥了挥手:“早啊。“ 我愣了半秒,也抬手打招呼,手指差点把公文包的提手捏变形 —— 这还是我第一次和她说话。
“要买点什么吗?刚出炉的可颂。“ 她掀开玻璃柜,金黄的面包冒着热气,香气比昨天穿越时闻到的更真切。我看着那些层层酥脆的纹路,突然想起自己搓成油条的法棍,脸有点发烫:“来... 来一根法棍。“
她包装时,我瞥见操作间里的小姑娘正在擦烤盘,动作麻利得像在跳踢踏舞。林小满的虎口贴着块新的创可贴,白色的,在阳光下有点晃眼。“昨天... 麻烦你们了。“ 我没头没脑地冒出一句,她愣了愣,随即笑起来:“你说那个 ' 意外之喜 ' 啊?好多客人说特别有嚼劲呢。“
咬着法棍往地铁站走时,发现面包的截面真的歪歪扭扭,像条蜷着的小蛇。可嚼起来确实有股特别的麦香,混着点焦脆的边,像极了小姑娘说的 “努力的味道“。
路过煎饼摊时,老板正对着城管的电瓶车挥手:“今天少放辣啊张队!“ 突然觉得,这城市里的每个人,都在自己的方寸之地,用着不同的方式努力着。
地铁上刷手机,王总监又发来消息:“上午十点带赵老板看江景房,这人特别讲究风水,你提前准备点说辞。“ 赵老板我有印象,上个月带他看了五次房,每次都要拿着罗盘在阳台站半小时,说什么 “主卧的床不能对着厕所“,最后跟我说 “还是觉得你上次推荐的 loft 更有灵气“。
我对着屏幕叹了口气,刚想回复 “收到“,突然看见朋友圈弹出条新动态。是个叫 “老陈速写“ 的账号,发了张地铁站的素描,画里穿西装的男人正咬着法棍赶地铁,嘴角沾着点面包屑。配文写着:“清晨七点的匆忙,也藏着甜。“
画笔与螺丝刀的选择
这画看得我心头一跳。老陈是我上周在咖啡馆遇到的画家,当时他正对着窗外速写,面前摆着杯没加糖的美式,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我当时还想,这人真自在,不用对着客户赔笑脸,不用背业绩指标,每天看看风景画画画,多好。
到公司时,王总监正拿着计算器算账,看见我就招手:“小周,赵老板那单要是成了,这个月绩效给你加两百。“ 我刚想点头,突然想起林小满那张皱巴巴的进货单,忍不住多嘴问了句:“总监,您说... 咱们这行,是不是跟开面包店差不多?“
他推了推眼镜:“你睡糊涂了?卖房子能跟卖面包比?“ 顿了顿又说,“不过啊,都得凭良心。你给客户推荐合适的房,就像人家给客人烤新鲜的面包,心里踏实。“ 说完低头继续按计算器,鬓角的白头发在日光灯下有点显眼。
十点整,赵老板准时出现在小区门口,手里果然拎着个黄铜罗盘。我刚想开口介绍户型,他突然指着绿化带里的石榴树说:“这树好,多子多福。“
我顺着他的话头说:“是啊,您看这楼间距,采光特别好,就像面包发酵需要足够的空间...“ 话没说完就被自己噎住了 —— 这都什么比喻,怕是被面包店洗脑了。
没想到赵老板居然点头:“有道理有道理。“ 他围着楼转了三圈,罗盘指针转得像个陀螺,突然说:“小周,你这人挺实在的,不像上次那个中介,净说些虚的。“ 我愣了愣,想起自己昨天给焦面包编的 “独家工艺“,脸又开始发烫。
中午陪赵老板在小区门口的面馆吃饭,他扒拉着牛肉面说:“其实我年轻时也想当画家,天天背着画板到处写生。“ 我差点把筷子掉在地上:“真的?“
他笑起来:“可不是嘛,后来为了给我媳妇买套房,画笔换成了螺丝刀,成了装修工。“ 他指了指窗外的江景,“现在就想找个能看见江的房,退休了好重拾起画笔。“
我看着他眼角的皱纹,突然想起老陈速写本上的画。原来每个人心里都藏着个没实现的念想,就像我羡慕林小满的面包香,林小满说不定正羡慕我能穿西装呢。
下午回公司交报表,路过茶水间时听见同事们在聊天。“听说没,临江大道那家画廊要倒闭了,老板欠了三个月房租。“ 我端着水杯的手顿了顿 —— 临江大道的画廊,老陈好像就在那附近画画。
下班时特意绕去临江大道,果然看见家画廊的卷闸门拉了一半,门口堆着画框。老陈正蹲在地上打包画作,衬衫袖子卷得老高,胳膊上沾着颜料,看起来比我还狼狈。
他抬头看见我,苦笑着指了指地上的画:“没办法,房租涨得比颜料还快。“
我看着那些画,有江滩的落日,有地铁里的人群,还有张画的是 “发酵时光“ 的玻璃柜,里面摆着歪歪扭扭的法棍。“画得真好。“ 我由衷地说。他叹了口气:“还有什么用?不能当饭吃。
昨天给人画肖像,人家嫌我把他画老了,一分钱没给。“
我突然想起林小满被投诉的硬面包,想起王总监磨破袖口的运动服,想起赵老板放下画笔拿起螺丝刀的无奈。原来这世上根本没有容易的活法,你羡慕的光鲜背后,都藏着不为人知的难处。
夜风中的甜香与期待
走在回家的路上,晚霞把天空染成了橘红色。手机在口袋里震动,是林小满发来的消息:“今天的法棍卖完了,明天给你留一根?“ 我笑着回复 “好啊“,抬头看见老陈背着画夹往地铁站走,背影在夕阳里拉得很长。
夜风里飘来烧烤摊的香味,混着远处面包店的甜香。我摸了摸口袋里的户型图,突然有点期待明天的太阳 —— 不管是带客户看房,还是偶尔做个穿越的梦,总归都是要往前走的。
只是睡前躺在床上时,我盯着天花板又开始胡思乱想:不知道当画家,是种什么滋味呢?
刚闪过这个念头,后颈突然又传来一阵熟悉的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