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我在襄阳那些年 > 第九章 蓟州破敌策,襄阳又易主

第九章 蓟州破敌策,襄阳又易主

    第九章 蓟州破敌策,襄阳又易主 (第2/3页)

    “将军。”副将王大用策马来到他身边,声音带着疲惫,“弟兄们伤亡不小,粮草也快见底了,要不要向后方求援?”

    孟之继摇了摇头,目光锐利如鹰:“不能求援。蓟州是淮北屏障,我们一退,蒙古人便能长驱直入。再说,我总觉得不对劲,这支部队的打法太诡异,不像蒙古人的风格。”

    寻常蒙古军作战向来迅猛狠辣,惯用骑兵冲锋撕开防线,可眼前这支部队却打得极为保守,每日只派小股部队袭扰,仿佛在拖延时间。

    “再等等。”孟之继沉声道,“传令下去,收紧防线,加强巡逻,不许任何人擅自出战。”

    他当即派出数队斥候,沿蒙古军驻扎的方向进行探查。三日后,斥候回报,蒙古军并未北返,而是奔着淮西方向的山道集结。

    “淮西?”孟之继猛地站起,果然是要绕过去截断我军退路,想来个瓮中捉鳖?“快,备马!立刻回营!”

    他翻身上马,一路疾驰回帅帐,摊开地图,手指重重落在临近淮西的一处峡谷位置。同时,心里极速盘算,逐渐形成一个策略。

    “王大用!”孟之继厉声喝道,“立刻集合人马,我们开拔到此地!”

    而此时的襄阳城楼上,郭靖手持铁弓,一箭射穿了一名蒙古兵的咽喉。他身后,黄蓉正指挥着江湖义士搬运滚木礌石,鬓边的发丝被汗水濡湿,却丝毫不敢懈怠。

    蒙古大军的主力如同潮水般涌来,黑压压的攻城梯架满了城墙,喊杀声震耳欲聋。这已经是围城的第七日,守城的士兵和江湖义士伤亡惨重,粮草也开始告急。

    “蓉儿,你带些人从西门突围,去搬救兵!”郭靖一边挥刀砍断攻城梯,一边喊道。

    “我不走!”黄蓉将一枚石子弹出,正中一名蒙古千夫长的眉心,“要走一起走,要死一起死!”

    “胡闹!”郭靖怒喝,“襄阳不能没有你!我守住这里,你去搬救兵,这不是儿戏!”

    黄蓉看着丈夫布满血丝的眼睛,看着城楼下源源不断的蒙古兵,知道此刻不是任性的时候。她咬了咬牙,对身边的丐帮弟子道:“你们随我来!”

    就在这时,一名斥候连滚带爬地冲上城楼:“郭大侠!黄帮主!不好了!蒙古人分兵了,一支精锐正朝着西门去了,看样子是要截断我们的退路!”

    黄蓉心头一沉——蒙古人早就料到他们会从西门突围。

    “靖哥哥!”她回头望着郭靖,眼中闪过一丝决绝,“看来我们只能死守了!”

    郭靖重重点头,举起铁弓,又一箭射向蒙古军阵:“弟兄们!襄阳是我们的家,拼了!”

    “拼了!”城楼上的士兵和江湖义士齐声呐喊,声音里带着破釜沉舟的悍勇。

    桃花岛的弟子们用奇门遁甲之术布置陷阱,延缓蒙古人登城的速度;丐帮弟子则在街巷中穿梭,传递消息,救治伤员;全真教的道士们结成剑阵,在城头浴血奋战。

    黄蓉站在郭靖身边,手中的打狗棒舞得密不透风,将爬上城楼的蒙古兵一个个扫下去。她看着丈夫宽厚的背影,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只要能守住襄阳,就算付出一切也值得。

    可蒙古军的攻势实在太猛了,城墙在投石机的轰击下摇摇欲坠,缺口不断出现,又被士兵们用血肉之躯堵住。

    “蓉儿,你看!”郭靖忽然指向远方。

    黄蓉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天边扬起一道烟尘,仿佛有大队人马正在赶来。

    “是援军吗?”有人激动地喊道。

    黄蓉却皱起了眉头——那烟尘的方向,不是江陵,也不是临安,而是……川蜀的蒙古援军!

    她心中忽然涌起不妙的感觉,城楼下的蒙古军显然也发现了这队人马,攻势顿时愈加凌厉起来。

    阔端派来的率领的四川援军,终于赶到了。

    援军将领勒马立于襄阳城外的土坡上,看着被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