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世界江山一统志 > 第100章 华襄分权

第100章 华襄分权

    第100章 华襄分权 (第3/3页)

人换成钱,总体来说对他们是有利的。当然,一下子那么多襄人要卖出房屋土地,价格一定会下跌,很多华人可以捡便宜,对华人也有利。

    到了最后,如果还有一些顽固的襄人,不肯迁出去,朝廷肯定要采取一些强制措施,国内的空间全部要腾出来给华人。”

    武元衡说:“世间之事,基本都是围绕一个利益,只要朝廷颁布一些鼓励襄人去新地区的有利措施,我觉得很多襄人会愿意去夷人地区,对于那些不识时务的襄人,就是要采取强制措施。”

    李纯道:“朕考虑的这个华襄共治分权的方案,总体有利于华人,也有利于襄人,也算是最大限度的调动襄人的积极性,中书省可以把这个方案进一步细化,过完年后,中书省就把这个方案发下去,让华襄两族都知道基本情况,二月份军事部就开始襄人团的组建和训练工作。”

    总体的方案在朝廷议定后,李纯开始考虑远征夷人的地区的事情,李纯根据距离的远近,计划把对夷人地区的征服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分两个方向,往西的主力征服西域和中亚一带,往南海陆并进,征服东南亚的中南半岛和南洋群岛。

    第二阶段,发挥海军优势,从马六甲海峡往西征服天竺和黑衣大食、拜占庭亚洲部分,也就是南亚、西亚和埃及一带。

    第三阶段,全面向西推进,征服拜占庭和乌拉尔河河以西的区域,也就是整个欧洲加上北非剩余地区。

    夷人地区面积广大,人口众多,李纯决定采取稳扎稳打的方式,打下一个地方,先进行降服治理,待稳定后,再进行下一阶段的征服,避免一下子打太多消化不良。

    海路还好,有蒸汽轮船,远行相对方便,路上难度就大了,即使是修铁路过去也需要很长时间。

    第一阶段要征服的区域,往西很多是沙漠戈壁,运输不便,没办法打远,预计打到呼罗珊地区(今伊朗东北部);往南虽然海运方便,但是小国众多,气候炎热,打下中南半岛和南洋群岛也不容易。

    李纯召来范希朝,把他的整体征服计划和襄人部队的设置情况说了一下。

    范希朝说:“陛下把对夷人的征服活动划分为三个阶段是合适的,臣先重点考虑第一阶段征服活动所需的部队和襄人部队的训练。不知陛下打算派哪几个军团参加第一阶段征服活动,在哪几个族群先招募襄人部队。”

    李纯说:“往西打,朕计划派一个军团带上8个襄人团,往南打朕计划派3个军团带上22个襄人团。往西打自然是镇西军最合适,往西的8个襄人团可以从契胡族群里面招募,往南打,可以就近使用镇蛮军、镇南军、镇海军,往南的22个襄人团可以从僚越、骆瓯两个族群招募。完成征服以后,原则上就是西域一带由契胡族群参与治理,中南半岛由僚越族群参与治理,南洋群岛由骆瓯族群参与治理,所以襄人团、民兵营也从这些族群中招募,打下来的地方他们都有一半权益,这几个族群会积极的参军作战。”

    范希朝说:“羌戎族群中的党项族刚出了一些变故,确实不宜参加第一波征服活动,但是骆瓯族群离中南半岛更近,为何反而派僚越族群过去?”

    李纯道:“僚越族群分散在长江以南的广大区域,是由一些较小的民族组成的,他们跟汉族人混杂在一起,汉化较好,在八个族群中跟汉族人最齐心,中南半岛整体发展比南洋群岛更好些,朕有心照顾他们一下。还有一个因素就是骆瓯族群跟中南半岛接壤,与那里的民族差异性不大,朕怕他们反而融合到一起,不利于朝廷的分族统治。”

    范希朝说:“陛下说的有道理,襄人与当地的夷人必须没有关联,这样襄人才能与华人这边齐心。臣还有一个疑问,那就是那四个羁縻地区的民族怎么办?朝廷没有把他们纳入襄族,处于半独立状态,后面对他们打还是不打?”

    李纯道:“我也在想这个问题,所谓华襄共治,其实也是一种利益绑定,目前境内的八个襄族汉化的比较好,他们如果迁走以后,留下的空间也可以给华人,所以朝廷愿意分给他们一些权益。四个羁縻地区就比较尴尬,按理说他们也属于大唐,但是生活环境都不太好,不太适合汉人居住,犹如鸡肋一般,朕不想要。但是如果把他们划为夷人似乎也不合理,朕还没定下决心,你可以先集中精力做好训练襄人部队的事。朕可以让外事部去四个羁縻地区察访一番,后面视情况而定,如果还有不服者,同样予以征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