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田亩实测 (第3/3页)
,留下一串清晰的蹄印。
风渡墨赶紧跑过去,指着蹄印说:“你们看,野猪跑的这条线,是直的!它撞断的是横3的标桩,顺着它的蹄印,就能重新找到横3的位置,比咱们重新量还准!”
说着,他让衙役顺着野猪蹄印,重新插好标桩,又把被踩乱的绳索拉紧。果然,重新恢复的网格,和之前几乎一模一样!
杨维诚看着这一幕,眼神里的质疑彻底变成了惊讶。他活了大半辈子,丈量过无数田亩,见过躲税的、耍赖的、甚至动手打架的,还是头一次见“野猪帮着定地界”的。
等野猪的风波平息,村民们也彻底服了。王老三握着风渡墨的手说:“风大人,您这法子太神了!之前我们为了这二分地,吵了好几年,今天总算弄明白了!”
李老四也连连点头:“是是是!以后丈量田亩,就按您这‘网格法’来,保证没人再扯皮!”
风渡墨笑着摆摆手,看着重新立好的标桩和网格,心里感慨万千。他想起穿越前在工地用GPS定位测量的场景,没想到在汉朝,用几根标桩、几根绳索,竟然也能实现类似的效果。
他转头对杨维诚和衙役们说:“你们看,遇到困难不可怕,关键是要学会变通。就像今天,野猪突袭是危机,但它跑出来的路线,反而成了我们定位的参考——这就是我说的,困境是最好的老师。”
顿了顿,他看着眼前的田亩和村民,一字一句地说:
“困境是最好的老师,它会逼着你把现代思维翻译成古人能懂的语言。”
【作者插话:这句话说得太对了!改革从来不是生搬硬套,而是因地制宜。风渡墨牛就牛在,他没想着把Excel、GPS直接搬到汉朝,而是把这些现代工具背后的“思维”抽出来,用古人能理解、能操作的方式落地——这才是真正的“技术流”,不是炫技,是解决问题!】
当天下午,风渡墨带着队伍,用“网格标桩法”一口气丈量了张家庄十几户人家的田亩,效率比之前用步弓快了一倍,而且没有一户提出异议。杨维诚全程跟在旁边,从一开始的不屑,到后来的好奇,再到最后的信服,看向风渡墨的眼神都变了。
夕阳西下,队伍准备返程。风渡墨看着田里整齐的标桩,还有村民们感激的眼神,心里泛起一丝成就感。但他也清楚,这只是开始——张家庄的纠纷解决了,平县还有几十个村子,更别提之后还有税收、刑名、基建等着他去啃。
就在这时,杨维诚突然开口,语气带着一丝不好意思:“风大人,您这‘网格法’,能不能教教我们?以后丈量田亩,就能少走很多弯路。”
风渡墨笑着点头:“当然可以,不过……”
他话还没说完,就看见远处尘土飞扬,一个衙役骑着快马飞奔而来,脸上带着焦急的神色,老远就喊:“风大人!杨书吏!不好了!县丞大人让你们赶紧回去!出大事了!”
风渡墨心里咯噔一下,刚解决了田亩纠纷,又出什么事了?
(本章完·下章预告)
县丞赵彦澄紧急召回,竟是黄册数据与实测结果出现巨大偏差!老书吏杨维诚当场倒戈,质疑风渡墨的测量结果,朝堂之上,一场“黄册与Excel的终极对决”即将上演!风渡墨将如何用数据打脸质疑者?且看下章分解!